醃蘿卜幹是吳正推向市場的第二個品種,為此他已經準備了許多。
與醃蘿卜相比,醃蘿卜幹的工序稍有不同。
醃蘿卜采用的是濕醃法,新鮮蘿卜切好之後直接丟進醃菜壇子用調製好的酸水醃製,醃製出來會帶有酸味。
而醃蘿卜幹不同。
醃蘿卜幹在醃製之前,得先把蘿卜切成筷子大的條狀,然後曬得半幹,然後拌入辣椒粉、食鹽等,再放入壇子裏醃製,醃的過程中壇子裏並不加水,隻在壇沿加水隔絕空氣。
醃蘿卜幹的醃製時間也比醃蘿卜要長,起碼得一個星期之後才能開壇,吃之前如果用油爆炒一下會更香甜。
兩者的口味完全不同,醃蘿卜是酸辣的,醃蘿卜幹則是香甜的,當然,辣味也是有的。
兩者的保質期也不一樣。醃蘿卜擱置時間長了之後,就會酸得過度甚至變味,那時就沒法吃了。而醃蘿卜幹不同,在隔絕空氣保存的前提下,儲存上大半年也沒事,反而會更香甜。
如果從醃製時間上來考慮,吳正現在自然是更願意出品醃蘿卜的,因為他現在人手有限,醃蘿卜見效更快。但從長遠來講,保質期更長的醃蘿卜幹才是更好的選擇。
吳正之所以現在就推出醃蘿卜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馬上要過年了。
在這個年代,按照內地的習慣,春節期間菜市場一般是不開市的,連飯店都得關門回家過年,起碼要到大年初七八假期結束後才會複市。
所以急需籌備起步資金的吳正必須充分利用春節的時間,把家裏剩下的蘿卜製作成醃蘿卜幹,好年後推出市場。
吳敏霞和楊正義算是見識了什麼叫生意火爆。
“哇,不愧是吳大廚出品,這個醃蘿卜幹又香又甜,還很爽口,味道很棒,價格也是一塊嗎?”
吳正回道:“這個得一塊五。這是幹的,量比醃蘿卜要多,還用油爆炒過,工藝要複雜一點。”
“行,給我來兩瓶。”
“給我來六瓶,馬上要過年了,我得多儲備幾瓶。”
“醃蘿卜和醃蘿卜幹給我各來兩瓶。”
……
沒一會,滿滿一三輪車的醃菜就被搶光了,來晚了一步的顧客還在不停地埋怨。
“吳大廚,這醃菜你就不能多做一點嗎!”
“就是,為了買到你的醃菜,我特意提前來市場了,誰知道還是晚了一步。”
“吳大廚,你這樣會沒朋友的。”
……
吳正隻好道歉:“對不起,我現在人手不足,每能出的量很有限。不過年前我還會來幾,你們明盡量早點來。”
吳敏霞已經看呆了。
她聽吳正的醃菜很好賣,但沒想到竟然這麼好賣,簡直是供不應求。
但她還是有所擔心的,她問道:“你這醃菜這麼好賣,別人就不眼紅?不會一窩蜂的上?”
對於吳敏霞這麼快就能想到這一點,吳正很欣慰,他笑著道:“事實上別人早就一窩蜂上了,價格還比我的賣得便宜,一開始還真影響了我的生意,可經過對比之後,老顧客大部分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