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翼飛和他之間的那點事,吳正牢記了許多年,也想了許多年。
直到0年後兩人再次見麵時,吳正心潮還難以平靜。
其實那時候吳正對劉翼飛已經沒有太多恨了。
對於這事,吳正真的想了很多很多,畢竟這是導致他走向街頭的導火索。
他從最初的屈辱感,到滿腹的仇恨,到報複成功後的酣暢淋漓,再到成年後的反思,他想明白了很多東西。
在他看來,劉翼飛和他一樣,都為年少無知幾個字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劉翼飛甚至付出了更多。
如果不是他因為年少無知所犯的那些錯,如果不是因為吳正,在多年以後,劉翼飛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有名氣的體育明星,他的人生也會完全不同。吳正能感覺出來,這家夥在運動方麵真的很有賦,他自己也很享受在賽場上風馳電掣的那種感覺。
很可惜,就因為那一句“賊牯子的種”,兩人的人生都完全變了。
吳正始終相信,如果當年沒有這麼一句話,他很可能會跟其他同學一樣,忍氣吞聲地接受劉翼飛的盤剝。
很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人生就是這麼兒戲,就這麼很不經意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兩人的命運。
在吳正看來,這世上應該沒有生的壞人,有的隻是行差踏錯之人。
劉翼飛應該就是如此。
他為什麼要去敲詐勒索同學?
原因很簡單,劉翼飛那段時間瘋狂迷上了遊戲。他帶著敲詐勒索來的錢去遊戲廳玩遊戲的同時,也在接受著遊戲廳其他混混的敲詐勒索,甚至很可能是那些混混教會了他怎麼去敲詐勒索。
就這樣,因為年少無知,因為分不清是非對錯,因為不懂得他的行為會給其他同學帶來什麼樣的心靈創傷,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前些吳正看到劉海彬那熊孩子那麼喜歡去遊戲廳,覺得他可能沒救了就是這個原因。遊戲廳真的不是孩子適合去的地方,很容易就會學壞。
吳正之所以覺得劉翼飛並非生的壞,還跟他後來的表現有關。
據吳正了解,劉翼飛的後來過得倒並不慘,他繼承家業,在市裏管了一家不大不的賓館。
在過去0年之後,大家發現,劉翼飛對這些隻相處了兩年不到的同學還是挺有感情的,每次聚會很少缺席不,還主動免費安排住宿的義務,每次有人喝高了,或者不想回家的,會直接往他賓館去,每次他都會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同學們因此對他的印象也大為改觀。
由此可以看出,他當年之所以做出那樣的事,其實並不是他刻意想做一個壞人,而是年少無知,抵製不住誘惑。
其實吳正覺得那時的自己其實也挺無知的。
當許多事情發生後,他已經完全被怨恨和仇恨所蒙蔽,很多東西都看不到了。比如,對於爺爺奶奶的辛勤勞作,他就心安理得地享受了好幾年,一點分擔的事情都沒做。
……
因為一句“賊牯子的種”,吳正一下子就想了很多很多,想得他感慨萬千。
他知道,等到開學後,有的事情很可能照樣會發生,那重生的他又該怎麼去麵對呢?還和上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