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和李建明還是遲到了。
在他們回教室的路上,第一節課的上課鈴聲就已經響起。
“正憨,謝謝你。”
這是來自二矮子由衷的感謝。
今所發生的這一幕,算是給他上了最深刻的一課。
在他倒地的那一刻,他的心情跌到了穀底。
在那個時候,同學們的袖手旁觀,讓他差點對同學之情失去了信心。
在他的這個年齡,還無法像吳正那樣理解人性,理解大難臨頭各自飛的自保道理。
唯有吳正的那兩腳,才讓他從穀底走了回來,所以他對吳正的感激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吳正倒是挺能理解的。
在他看來,如果不是過命的交情,如果不是大義之士,幫人強出頭是需要實力的。那些同學既然不具備這個實力,關鍵時候退縮就是必然的事。
這就是人性。
靠人永遠不如靠自己!
他算是更加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不用謝。還有,你那個暴脾氣,學會適當收斂一下,否則很容易吃虧。”
這才是吳正最擔心的地方。
正所謂禍從口出,李建明脾氣太衝,遇到不平事就喜歡懟,他前世吃虧就吃虧在那張暴脾氣之下管不住的嘴上麵。
在這一世,他的毛病算是提前惹了一點禍,希望他能因此漲點記性,免得以後吃大虧。
李建明點了點頭。
正所謂大恩不言謝,李建明隻能把這事記在心裏。
從這一起,他把吳正當成了班上最值得信賴的朋友,沒有之一。
兩人很快就走到了教室。
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是語文課。
在中學時代,語文課是最重要的,也是課時最多的,在初二年級,一周有六節課,每一節。
初二(1)班的語文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姑娘,是和這個班的學生一起進入一中的。
也就是,她前年還是一位應屆畢業生,她進入一中的職責就是擔任當時的初一年級兩個班的語文老師。
這位年輕女老師姓溫,叫溫文,名字很好聽,性格也和她的名字一樣,很溫和,在加上她平時和同學們也很親近,所以她雖年輕,教學經驗也很不足,但在兩個班卻是很受歡迎的。
吳正對她的印象也不錯,覺得她經驗雖然不足,但水平是足夠的,她畢竟是師範院校的本科畢業生,講起初中的語文課來,其實是挺輕鬆的。
吳正剛回來教室的時候,溫老師正準備講上學期期末考試的試卷。
這是慣例。
在看到吳正和李建明走到教室門口的時候,溫文竟然來了一句:“歡迎我們的英雄歸來。”
然後她竟然帶頭鼓起掌來。
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都用可掬的笑容看向了吳正。
原來,溫文提前來到教室的時候,就已經聽班上同學起了今早在食堂發生的事。
吳正一時有點難以適應,哪怕他是一個中年重生人士。
這待遇跟在趙老太婆那裏所享受到的完全是淵之別啊!
也許這正是大家喜歡溫文的地方。
就算是吳正,在這一刻對溫文也更加的欣賞。
他平靜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後拿起了自己期末考試的試卷。
試卷的標題下方用紅筆寫著大大的96。
這成績有點糟糕,因為這是一張10分的卷子,其中基礎知識80分,作文40分。
不用看,吳正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溫文已經在講台上開始起試卷的講解來。
先是簡短的總結:“上次期末考試,本班的平均成績為9.4分,比二班高出0.5分;本班最高分是薑涵的109分,但年級最高分在二班,是楊穎茹的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