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的錢確實很好賺。
因為改革開放,一部分人的腰包已經開始鼓起來,但各種產品還是極度缺乏,稍微有點特色的產品就會大受歡迎。
並且與後世相比,市場競爭遠沒有那麼激烈,商品的利潤相當高。
以服裝為例。
到了這個年代,大街上開始興起各種個體服裝攤位,款式很新潮,質量也不錯。
顧客看中一件衣服,攤販開價0元,顧客攔腰斬一半,還價15元,攤販再跟你討價還價一陣子,然後故作心疼地賣給顧客。
等顧客離開後,攤販卻開始偷著樂,因為他還賺了不少。
原因就在於這個年代的商品利潤並不薄。
所以在這個年代做實業的,隻要產品質量過硬,銷售渠道暢通,想賺錢並不是一件難事。
國內很多後世聞名的大企業,就是在這個年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後開始崛起。
別現在,就算是再晚幾年,中國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仍然給了許多飛速發展的機會。
在食品行業來,春都火腿腸是一個例子,後來聞名全世界的雙彙火腿腸又是一個曆史,而96年才開始起步的老幹媽更是一個例子。
所以吳大廚食品的熱銷,其實是很正常的事,畢竟它是由吳正這個重生者在把控,它直接走的是一條方向正確的捷徑。
難怪這次連忙得要死的吳敏霞都沒太多怨言,自然是產品的熱銷給了她足夠的信心和動力。
吳正也同樣高興。
既然產品這麼賺錢,那麼他的很多計劃又可以加速了。
不過因為現在正在會議期間,他按捺住內心的興奮,繼續聽蔣麗華的彙報。
蔣麗華的彙報中規中矩。
“生產這邊,因為產品熱銷,我們的人手已擴充到接近0人,可就算是這麼多人,我們的產量還是有點跟不上,為此,這段時間我們已經在加班加點了……”
蔣麗華邊還邊忐忑地看著吳正,生怕自己這邊的進展不能讓他滿意。
這也比較符合她心謹慎的性格。
吳正點了點頭,暫時沒有做任何評價。
至此,進展彙報階段已經結束,會議進入第二個流程:擺問題,困難。
終於到暢所欲言的時間了,憋了很久的吳敏霞長長出了一口氣,手裏拿著一個本子,開始一條條的往下。
全都是吳敏霞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問題。
在吳正看來,這些其實都算不上什麼大事,隻不過也不能怪吳敏霞,因為她畢竟是第一次接觸這些問題,一時沒有主意,生怕犯錯誤而已。
不過吳正並沒有急於表態。
作為一個上·位者,他需要全麵掌握所有的情況,綜合分析後才能給出意見。
又輪到劉誌軍了。
他也早已有所準備,早就把問題記了下來,現在也一口氣倒了出來。
倒是蔣麗華這邊,她倒沒太多問題,隻是提了一個人手還不夠,產能跟不上的問題。
接下來,按理應該進入第三個環節了,可一直在隻聽不的吳奶奶竟然也提出了一個問題。
“正,村裏人你答應公司開業就大擺筵席,唱三三夜人戲,放三晚電影的,問你什麼時候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