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注定要出名的吳大廚(1 / 2)

在上講台以前,廖宏才已經想了很多。

實在的,因為某些顧慮,廖宏才很不願意上去講這個話。

在他看來,他身為地委書記,來參加這樣一個規模並不大的鎮級合作項目,本身就有點不合適,有替楊貴平撐腰的嫌疑。

盡管他確實有心替楊貴平撐腰,但這種心思卻不適合在公開場合表露出來。

可他既然因為鬱子軒的緣故到場了,卻又不得不講這個話。

再三考慮之後,他決定將講話的重點轉移。

“我講三點。”

“第一點:不管農商合作項目最終的效果怎樣,城關鎮幹部們這種一心為老百姓尋找共同富裕新路子的方法值得肯定,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爭取早日讓老百姓們發家致富過上好日子。”

“同時,我希望咱們湘南地區所有的基礎幹部,都能向湘水縣城關鎮的幹部們學習,學習他們這種一心為百姓致富尋求新路子的精神。”

“第二點:吳大廚食品企業的這種行為特別值得讚揚,你們在尋求自身發展的同時,沒有純粹追求利益,懂得回饋社會,讓農民們的辛苦得以保障,明你們確實很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這個道理。”

“希望咱們湘南地區的企業家們踴躍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這種優秀品質。”

“第三點:祝願本項目早日大獲成功,從而擴大合作規模,讓更多的老百姓受惠。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整個城關鎮、整個湘水縣、甚至整個湘南地區的老百姓都因為這種新型的農商合作而受益。”

……

廖宏才的講話用時很短,這種表揚加期望的講話內容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性,就算有傾向性,也是傾向於農商合作這個項目的意義,以及讓他感覺不錯的吳大廚食品這個項目主導企業上。

在他看來,這樣應該不會有太明顯的給楊貴平撐腰的嫌疑了。

不過媒體記者們卻有點頭疼了。

這次來的媒體記者可不少,而且大多是與政府有關聯的。可以,很多記者都是衝著廖書記來的,可廖書記的講話內容如此簡短,既沒重點也沒傾向性,這讓大家如何去報道呢?

新聞報道也是需要抓重點、找亮點的。

還好,下一個環節就是記者自由提問時間。

記者們自然有話要問,而且目標首先是衝著廖宏才書記來的。

程若柳是《湘南日報》的首席記者,同時也是《湘省日報》的駐地記者,她平時可沒少采訪廖宏才這位地委書記。

因為熟悉,她第一個跳出來發問,並且問題還比較尖銳。

“請問廖書記,在大家看來,城關鎮這樣一個合作項目,規模並不大,應該不值得您如此重視,請問您出席這樣一個簽字儀式,是否還有其它原因?”

這個問題問出了所有記者們的心聲,大家都尖著耳朵聽了起來。

廖宏才身為地委書記,情商還是很高的,這樣的問題難不倒他。

“我之所以來參加城關鎮這樣一個農商合作項目的啟動儀式,自然是有重要原因的。”

廖宏才第一句便有點語出驚人,記者們更加凝神靜聽,生怕錯過關鍵內容。

“大家都知道,咱們湘南地區原本就經濟欠發達,下麵的很多鄉鎮更是處在貧困線的邊緣。為了幫助老百姓發家致富、過上好日子,我們的基層幹部們一直在努力,但卓有成效的好路子一直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