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劉水根要失業了(1 / 2)

沈默一回來,吳正又輕鬆了很多。

他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沈默已開始完全進入了工作狀態,盡管在餐飲行業的經驗還是很欠缺,但他在責任心、工作主動性、主動思維等方麵都表現出了一位優秀職業經理人的潛質。

因此在這段時間,吳正隻需要安心打他的籃球賽,然後準備應付接下來的期中考試。

這對吳正來根本沒什麼難度。

除此之外,吳正還有一件重要事情做,那就是準備吳大廚食府的獨家菜譜。

這事沒人能幫他。

對於一家飯店來,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並取得良好的效益,最核心的因素就在於菜譜,其它的方麵都隻是輔助手段。

隻有菜譜上的菜出品品質具備核心競爭力,才有可能實現經營目標。

吳正必須在這方麵花一番心思。

盡管他腦海裏已經有了無數份菜譜,很多菜的做法已經像本能一樣印在了他的腦海,但如何來組合,以符合現有的資源條件、市場需求還是需要慎重考慮的。

中國菜真是一門大學問。

從烹飪手法來看,分為蒸、煮、煎、炸、燜、炒、烤、熏等,各種手法製作出來的菜風格各異,有的菜甚至需要用多種烹飪手法來綜合完成。

從口味上來分,有酸、甜、辣、麻、香、清淡等,不同地區、不同的人有需求各異。

其它相關的項目就更多了,比如餐前吃、葷菜、素菜、湯水、主食、甜品等,又比如山珍、海鮮、飛禽、走獸……

吳正需要綜合所有的這些因素,設計出一整套能讓吳大廚快速站穩腳跟的完整菜譜來,方方麵麵都需要考慮到。

整套菜譜設計完成後,他還要根據記憶中的配方,一道菜一道菜試製出來,並且將其食材配備、烹飪過程完全標準化,這樣才能滿足連鎖的需求。

這真的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最為關鍵的是,吳正還要考慮食材的穩定來源。

基於這個原因,吳正這些一有空就往菜市場跑,想要尋找來源可靠穩定的食材來完成菜譜。

這些張穎算是有口福了。

吳正連中午都沒去食堂,去就近的菜市場逛一圈後,便拎著一堆食材回家,然後乒乒乓乓地動起手來,各種口味、各種菜式的精美食品換,吃得張穎叫喚:“啊呀,又吃撐了,我得減肥去。”

還有一直忙碌於國企調研的楊貴平,一有時間,也會準時在飯點趕過來,然後吃完就跑。

楊貴平還風涼話:“幸虧這段時間要到處跑,要不這個吃法,肯定一個月就會變成肥豬。”

除此之外,劉誌軍、沈默也會偶爾過來打打牙祭,美其名曰是幫吳正試菜。

可就算蹭吃的人已經不少了,吳正所做的菜還是吃不完。

這些精致的菜倒掉又太可惜,吳正隻好讓賤賤、二矮子等人過來一包一包往學校宿舍拎。

於是初二(1)班的同學們也有口福了,夥食費都省了不少。

吳正忙並快樂著。

這一放學後,恰好初二(1)班今比賽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