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細節決定成敗(1 / 2)

餐飲是一種文化。

食客之所以喜歡一個餐廳,涉及的因素很多。

既可能是味道,也可能是氛圍,還有可能是格調……

吳正覺得,綜合而言,應該是多個方麵的細節決定的。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放在餐飲業上非常合適。

為了給予熊國平信心,吳正決定從這個角度稍微來提幾句。

“先菜的味道吧。”他夾起了餐桌上的一塊辣子雞。

湘省人喜歡吃辣,因此辣子雞是常點的一道菜,熊國平今也點上了。

“比如這盤辣子雞,味道還是不錯的,但也不是挑不出毛病。”

因為是在包廂內,餐廳的大廚不在旁邊,因此吳正沒太顧忌地往下。

“首先,我個人覺得辣味有點重了,過於壓製了雞肉原本的味道。”

“這種做法,放在中檔的餐館會很受歡迎,但放在這種高檔的餐廳就有點不合適。”

“來這種高檔餐廳吃飯的客人,大多是經常在外麵吃的人,一來口味早就養刁了,二來這樣的客人在吃多了油膩和辛辣後,口味上更期待稍微清淡一點……”

吳正出了菜的味道方麵最因注意的一個細節:味道需要因人而異。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眾口難調!

同一道菜,不同的人吃起來會有不同的感覺,有人覺得辣,有人會覺得不夠辣,有人會覺得味道重,有人會覺得清淡……

就算是再高明的廚師,也很難做出一道能滿足所有人口味要求的菜。

如此來,一家餐廳真的很難做到所有人都喜歡,這似乎沒有規律可循。

其實並不是。

一家餐廳想要生意紅火,在菜的味道方麵,就得跟其目標客戶的定位相吻合。

打個比方,如果吳大廚食府是開在省財廳附近,那其定位的目標客戶自然是以政府部門的幹部為主,那菜的口味就應該稍微偏清淡一點點,原因就在於這些客戶經常在外麵吃得很油膩。

而換個地方,目標客戶的定位不同,菜的口味又得稍作調整。

這就是味道方麵的細節。

當然,要細起來,吳正還可以出更多。

“還有,這些菜普遍使用了過多的調味品,比如味精、醬油等……”

吳正毫不客氣地挑起刺來。

關鍵在於吳正得太在理了。

他每挑出一點,熊國平就夾一筷子嚐一下:“咦,還真是哦!”

嚐了幾次之後,他把筷子一丟:“靠,被你這麼一,這家餐廳以後沒法吃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吳正也樂了,笑道:“其實也沒這麼糟糕,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美食家,因此這家餐廳的味道還是可以將就的。”

“你現在之所以沒了食欲,其實是受了我的心理暗示。”

“起心理暗示,又涉及到另外一個細節了,那就是格調跟氛圍。”

吳正又引入了另外一個細節。

格調和氛圍,指的一家餐飲店總體的格調跟布置。

格調可以營造氛圍,而氛圍又會影響食欲,食欲又跟味道相關,所以格調跟氛圍其實是跟味道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