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所求甚大(1 / 2)

此時的熊國平就站在人堆裏,一直在聽沈默侃侃而談。

因為他還有公職在身,因此在這種有公務人員在場、媒體記者在場的關鍵場合,他是不便露麵的。

但在接到沈默的電話後,他還是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此時他就在琢磨,為啥到了這種緊急時刻,吳正竟然還在湘水呆得住?

同時,他也在琢磨,麵對這件事情,吳正為啥要這麼處理?為啥要狀告《長市晚報》?

按照正常的思維,不是通過他的背景來狠狠報複始作俑者李燦儒嗎?

聽到這裏,他大致明白了:吳正的心真大!

吳正所求甚大!

熊國平唯一弄不明白的是,沈默為啥要一次次地強調“媒體的良心”這幾個字?

媒體的良·知,記者的底線!

這在後世絕對是一個很招廣大老百姓詬病的一個問題,因為到了那個年代,為了製造新聞、吸引眼球,很多媒體和記者都不停地在觸線、越線。

可在這個連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都還很有正義感的年代,大部分的媒體和記者都還是在恪守客觀和公正這一媒體應該堅守的底線的。

當然,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像李燦儒這種因聲名大噪而得意忘形的記者,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隻是比較少見。

李燦儒的這篇文章,如果涉及到的是別的一家餐館,那他很可能又會因妙筆能生花而得逞了。

很可惜,他碰上的是雞賊的吳正。

論炒作,論製造事端博眼球,擁有後世經驗的吳正明顯比李燦儒還要高明。

因此,當事情發生後,熊國平等人想的還是怎麼來化解危機,可吳正想的卻是如何來運用這送上門的機會,為吳大廚的崛起造一波大勢。

狀告《長市晚報》,正是他計劃中最關鍵的一招。

實在的,能不能告贏,《長市晚報》會不會道歉,吳正根本就不在乎,因為那對吳大廚來沒多大意義。

而李燦儒會不會因此而付出代價,吳正也不在乎。

對於現在的吳正來,李燦儒這種人太渺了,根本就用不著他來操心。

吳正要的是他自己想要的結果。

他想要的結果,就是利用這個送上門的機會來為吳大廚造勢。

造勢的也不隻是吳大廚食府。

而是整個吳大廚品牌,既包括吳大廚食府,也包括吳大廚食品和吳大廚酒業。

白了,吳正覺得,是時候讓吳大廚在全省人民麵前亮相了,是時候進行大規模的品牌推廣了。

接下來將是大投入的整體宣傳攻勢。

吳正還知道,要想揚名,大規模做廣告不是最佳的方法,那種能引起媒體廣泛關注的重大事件才是更好的選擇。

弄噱頭,搞緋聞,搞大事件,博眼球……諸如此類的方式,才是後世常用的宣傳手段。

既然如此,有機會主動送上門,吳正怎麼可能不好好利用一下呢?

在吳正看來,名不見經傳的吳大廚,竟然敢去告大名鼎鼎的《長市晚報》,絕對會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同時也能讓吳大廚這個品牌讓湘省的老百姓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