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薑還是老的辣(1 / 2)

起何世元的生意,就跟唐人街的曆史有關。

在早起,華人在美國是沒有地位的,一直到1965年,排華法案廢除,才稍稍有所改善。

可就算是這樣,大多數的底層華人,在美國生存都還很成問題。

因為受教育程度有限,因此他們在美國能幹的,就隻有一些沒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

基於這個原因,唐人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就盛行餐館、洗衣店之類的業務。

原因在於,這樣的服務業,能解決很多華人的就業問題,人工成本也不高。

到了後來,洗衣機的出現,洗衣業逐漸衰落了,相當一部分華人的就業又成為了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含量不高、但需求很大,而且還需要大量廉價人工的製衣業,就進入了華商的視線。

何世元就是率先進軍製衣業的華商中的一員,並且因為其洪門的身份,很快就把這一塊給做大了,並且積累了一定身家。

但問題也是存在的。

以何世元現有的製衣廠來,主要是替其它品牌代工,並沒有創造自己的品牌。

這樣一來,發展是有瓶頸的。

就算他想來大陸投資,也需要考慮是不是還要繼續開製衣廠。

吳正經過慎重考慮後,向他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投資紡織業。

這是一種反向思維。

很多人可能會,現在國內紡織業原本就產能過剩、生存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去投資紡織業,是不是錢多人傻?

但身為過來人的吳正卻知道,過剩的隻是紡織業的低端產品,高端產品的需求不僅不過剩,而且還越來越大。

最為關鍵的是,吳正還知道,在未來的幾年,很多國際品牌都會把工廠開到人工成本最為低廉的中國來,中國將變成一個世界大工廠。

到時,很多服飾品牌,都會貼上“ade In hina”的標簽。

因此,在國內投資紡織業,從事高端產品的生產,產品會非常有銷路。

而何世元在這方麵是很有優勢的。

一來,他現有主業就是服裝加工,對各品牌的服裝用料和熟悉,投資紡織業算得上是本行。

二來,依賴他洪門的身份,在美國甚至全世界華人中的人脈,紡織廠所需要的先進設備、高端技術,對他來並不是難題。

吳正這邊也還能給予他一定幫助。

那就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正佳廣場會和眾多品牌打交道。

一旦有機會,吳正還可以幫何世元和這些品牌的負責人搭橋牽線,幫他解決產品的銷路問題。

基於上述原因,吳正幫他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何世元動心了。

經過慎重考慮後,他覺得吳正所提的這個思路很有誘·惑力。

緊接著,吳正又想到了湘省的省紡織廠。

有的時候,投建一個新廠,還不如投資一家現有的廠。

省紡織廠對何世元來,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最起碼一點,省紡織廠現在有地皮、有車間、有熟練的技術工人,缺的隻是資金、設備和技術改造,以及產品的銷路。

在這方麵,何世元的投資完全可以和它優勢互補。

因此在征得何世元的同意後,吳正又起了搭橋牽線的心。

“情況就是這樣的,能不能成,你們自己去談,反正我隻能幫你們牽這個線。”

老爺子大喜。

對於省紡織廠來,再這樣拖下去,隻會成為湘省的一個累贅,如果生存的問題不解決,遲早會出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