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又一份邀請(1 / 2)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

在後世,這是一句可以經常在企業管理培訓課程中聽到的一句格言。

吳正覺得它還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長寧區的這些人,眼界還是太窄了一點,見識還是太少了一點,好不容易拉來一個願意投資的港商,就迫不及待地想進行舊城改造,結果很多事情都沒做到位,這才犯了這樣的錯誤。

而吳正在這次談判中,之所以能完全掌握節奏,牽著他們的鼻子走,原因就在於他的眼界要寬得多,格局也要大得多,思路更是開闊很多。

其實這是正常的。

因為他畢竟兩世為人,見識過的事要比這些人多得多。

起來,和他相比,現在體製內的這些官員,真的還沒怎麼見過世麵,哪怕位於大上海長寧區的這些官員。

這一點其實是很好理解的。

這個年代的官員眼界太窄,其實有很多原因。

一是這個年代的地方政府還很窮,官員們缺少出去見世麵的機會。

二是國內剛完成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度,地方政府跟外界接觸的機會還很有限,按照市場原則和商業規則來處理事情的經曆還相當少。

因此,在五祖祠這件事情的處理中,他們的格局有點,思路不夠開闊,其實是可用理解的。

當然,吳正算是給他們上了一課。

原來很多事情有變通的處理辦法!

車很快就抵達了新豐大廈,吳正帶著一行人從門上去,進了早已準備好的包廂。

最棘手的事情一旦有了可行的解決辦法,大家之間的氛圍就輕鬆了很多。

“正,我現在可以不用稱呼你吳先生了吧?”

來自僑辦的裘副主任先善意地開了個玩笑。

別看了這位副主任,論級別,他跟老爺子可是同級的,也正是因為有他在,才能讓日理萬機的老爺子有耐心來陪同處理這事。

吳正靦腆地笑了笑。

到了該裝嫩的時候了。

“裘主任笑了,現在你叫我吳,或者跟張老爺子一樣直接叫我子,我會更開心,也更燦爛。”

“哈哈,吳,這個稱呼確實讓我們這幫老家夥輕鬆了許多。”

另一位重要人物開口了。

此人叫羅豪才,是致公黨的副主·席。

他是受致公黨主·席董寅初先生的委托,親自來過問此事的。

五祖祠這事,跟致公黨的關係真的非常密切。

早在1980年,當時的美國洪門致公總堂一行十幾人回國觀光,剛抵達上海時,他們最先聯係的就是時任致公黨上海市委主委的董寅初老先生。

這是必然的,畢竟洪門致公堂和中國致公黨有著深厚的曆史淵源。

而在此後的很長時間裏,致公黨和洪門致公堂一直保持著聯係,尤其是董寅初老先生,他和伍佳兆老爺子都關係密切。

吳正又故作靦腆地笑了笑。

“讓大家見笑了,之前身受洪門委托,又身處談判桌,隻能擺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架勢,還請大家見諒。”

這些人中的好幾個,論來頭,一點都不比張老爺子差,吳正此時必須低調了,否則就會被人不知高地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