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讓人信服的理由(1 / 2)

很多人認為,企業應對通貨膨脹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那就是漲價。

既然生產原料漲了,那產品同樣漲價即可。

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

其實不然。

以酒廠為例。

生產原漿酒的糧食漲價了,但賣的白酒卻不能隨便漲,原因就在於市場競爭。

如果別人的酒還沒漲價,你就率先漲,消費者就會產生這個品牌在哄抬物價的不良印象,轉而選擇其它品牌的酒水。

就算後來其它酒水也漲價了,大家還是會認為始作俑者就是你這個品牌。

這對企業的形象塑造是很不利的。

因此,漲價行為必須得慎重,得隨大勢走。

食品加工廠也是如此,飯店同樣也是如此。

因此,對於在座的經營者們來,要重點考慮的就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銷售價格漲價卻必須滯後的這個難題。

“還有一個問題,通貨膨脹所引發的另一個後果,就是工資上漲,在這一塊,我們不僅不能滯後,還得提前漲,請各單位認真考慮工資福利的上漲方案。”

吳正又拋出了另一個難題。

是的,9年也是居民人均收入大幅上漲的一年,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很多單位的工資都漲了,有的單位會直接翻倍。

在去年,月工資00以上的,就已經算不錯的待遇了,但到了今年年底,月工資00都隻能算一般般了。

當然,這還是得看單位的效益。

經濟效益好的單位,自然會漲工資、提升福利。

但效益不好的單位,原本的工資能不能發得出來都不一定了。

國內的貧富差距就是這樣慢慢拉開的。

對於吳氏企業來,要想留住、吸引人才,讓大家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率先提升待遇水平是必要的。

如果必要,吳正寧願企業少賺,也不能虧待大家。

“好了,正式會議就開到這裏,大家準備午餐吧。”

問題提出來了,並不需要立即就在會上解決。

事實上,每家所麵臨的問題也並非完全一樣,在會上來討論的話,隻會浪費時間。

比較可行的方式,就是各單位先各自想主意、拿方案出來,再交吳正審核。

可大家都不想放過他。

會議算是結束了,但沒有一個人走開。

在等待上菜的過程中,大家以閑聊模式開始向吳正提問。

最先發難的是吳正特許列席本次會議的莊凝文。

在座的諸多人中,她的學曆是最高的,而且還是經濟相關專業畢業。

現在她就對吳正所示警的通貨膨脹這個話題很感興趣。

“Jaky,你為什麼如此篤定中國一定會通貨膨脹,能從經濟學的角度解釋一下嗎?”

吳正頓時就頭疼起來。

我能告訴你,這是前世的親身經曆嗎?

唉,碰上較真的人,就得大費口舌!

好在這對吳正來不算難題。

他轉念一想,在座的都是吳氏企業的核心,給他們多灌輸一點經濟學方麵的知識,應該不算壞事。

多看書還是有好處的。

關於通貨膨脹的原因,經濟學理論上一直未有定論。

從短期分析的角度看,主要有需求拉動、成本推動和結構性原因三個方麵。

從長期分析的角度看,學術界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貨幣量的增加。

而麵對這次已開始到來的通貨膨脹,吳正卻可以結合前世的經驗,來解釋得相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