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家鄉巨變(1 / 2)

對吳正來,年會過後,今年的工作便真正告一段落。

第二,當沈默、劉誌軍等人還得為公司的春節放假安排而忙碌時,他卻帶著家人返回了湘水。

當然,和他一起回的還有莊凝文、馬麗和張穎。

莊凝文是跟著他回家過年,至於張穎和馬麗,則是要返回湘水自己老家。

當然,她們也沒急著回去,而是要跟著吳正去看看傳中的響水新村。

起來,吳正已經有好幾個月沒回來了。

而這一回來,他很快就感受到了家鄉的巨大變化。

就在歸途,他就發現,整個湘南地區都有了一定的變化。

讓他感受最深的是在公路兩邊出現了大量的蔬菜大棚。

這倒是讓吳正很感興趣。

要知道,蔬菜大棚在湘南地區的出現,就是他在去年春節向楊貴平提的建議,然後由城關鎮率先把省農科院的專家請進來,建成了第一批蔬菜大棚。

他沒想到,現在蔬菜大棚竟然已擴展到整個湘南地區。

為此,他還刻意停下車,走進一個蔬菜大棚看了看,發現裏麵種的大部分都是吳大廚食品加工廠所需的原料蔬菜,比如辣椒、黃豆、蘿卜、豆角、大頭菜等。

如此看來,這些蔬菜大棚都是食品加工廠的配套種植戶。

這是吳正最樂於看到的變化。

湘南地區作為一個相對欠發達的地區,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5%以上,對於大部分農村家庭來,他們的經濟來源無非就是兩點,一是種地,二是外出打工。

外出打工的話,一般隻有青壯年才吃得消,而且還具備不確定性,因此大部分農村人還是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做文章。

在此之前,種地也是不靠譜的,比如去年的這個時候,很多農民就因為蘿卜的滯銷而欲哭無淚。

現在不一樣了。

有了吳大廚食品加工廠的存在,種經濟作物已經成為了大部分農民穩定可靠並且相當豐厚的收入來源。

起來,之所以整個湘南地區都遍布蔬菜大棚,還真跟食品加工廠的快速發展有很大關係。

一開始,當食品工廠剛起步時,對於農產品原料的采購,還僅限於城關鎮的合作農戶。

慢慢地,城關鎮的合作農戶已經滿足不了食品加工廠的原料供應需求,采購範圍就慢慢地擴大到了整個湘水縣,最終又擴展到了整個湘南地區。

而在發展過程中,吳大廚又摸索出了一種新型的合作模式。

在這種新型的合作模式中,吳大廚不再直接和農戶去簽包銷合同,而是跟一個一個的鄉鎮去簽。

每個季度,吳大廚都會根據下屬三個企業未來半年的原材料需求做計劃,計劃做好後,就會將原材料采購指標下發到各個合作鄉鎮,並提前給出收購指導價。

合作鄉鎮在得到自己的采購指標後,再具體將指標分解到本鄉鎮的農戶,讓他們有計劃地進行種植。

然後到了收獲季節,再由鄉鎮統一收購,統一送至吳大廚。

這樣一來,農戶還是不用擔心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吳大廚這邊也簡化了采購流程。

這又是一種多贏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