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一敗再敗,朱允炆也不是傻瓜,撤免了他的大將軍職務,他又采納了黃子澄的另一計謀:遣使議和以求緩攻。所以又任命濟南的都督盛庸為平燕將軍,代李景隆統兵。
護民山莊內,蕭赫回來後把這消息告訴了大家,藍天好像早有預料的似的,哈哈大笑起來:“我早就知道是這個結果,那李景隆就是個吃喝嫖賭的貨,皇上竟然派他去打仗,真是浪費財力、兵力,可憐那些戰死殺場的兄弟們了。”藍天說到這些枉死的士兵倒露出一副憐憫相。
“這也不能怪皇上,是那幾個大臣提議的嘛。皇上也有他的難處。”依寒說道。
“咳,真看出你是皇家的親戚來了。皇上是最後的決定者,他不下令,誰敢出兵啊。”藍天反駁道。
依寒不在說話了。
劉放看了看大家,“依寒我說句不好聽了,我覺得皇上真的是太愚蠢太懦弱了,就算打敗了燕軍,我也擔心有一天這江山不再姓朱了。”
“說的沒錯,你們看看皇上繼位以來的政績,不是痛苦的打仗就是百姓的哀聲怨道,這半年來出去巡街,有多次被寺院的和尚圍追堵截,抱怨皇上對他們太苛刻,下發的銀兩太少,讓我們補助他們。”蕭赫說道。
“對啊,對啊,我也經常遇到,害的我現在一走那條路就緊張。”劉放說道。
“朝庭下發給我們的銀兩也減少了,何況現在皇崇尚儒教,抑製佛教發展。”
“唉,我想天下大亂是勢在必行了。”藍天垂頭喪氣的說道。
“你們也別太灰心好不好,如果站在百姓的角度上講,大家有沒有想過投靠燕王?”蕭赫終於把憋在心裏的那句話說了出來。
大家雖然都對的朱允炆治理江山的政策不滿,但他們從未考慮過要棄他不顧,去投靠他人。大家都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沒有說話。
蕭赫說道:“我知道這很突然,但這個問題我思考很久了,我沒把大家當外人才這樣明目張膽的說出來的。”
“是不是人家青銅慫勇你的?”劉放笑著問道。
蕭赫詫異的問道:“為何這樣問?”
“哈哈,你自幼長在朝庭,又怎能會生叛亂之心。而青銅來自江湖,俠肝義膽,麵對現在的局麵,她當然希望百姓能有好日子過,而不會關心誰來當這個皇上。而現在顯而易見,燕王更有能力會給百姓帶來和平的生活。”劉放分析道。
“嗬嗬,沒想到你分析的這麼透徹,我倒沒想這麼多,青銅也隻是偶爾給我提過。我隻是每日上朝聽到那些文官的言辭,心裏十分不爽,所以有想離開這,過些清靜的日子的想法。”蕭赫解釋說。
“不會吧,你要隱退江湖?”焦風俊驚訝的問道。
“我主要是不想再過這種日子了,感覺真的很累。”蕭赫露出一副疲憊相。
“我們確實該考慮考慮今後的去向了。如果燕王獲勝,那我們必死無疑;如果皇上勝了,那生活還跟現在一樣,還要聽從那些文官調配,看他們眼色行事。這種日子我真的過不下去了。”焦風俊說道。
“焦大哥都堅持不下去了,我能堅持下去嗎?照你剛才的分析,那我們隻有投靠燕王這一條路了。”藍天說道。
依寒心中一怔,馬上說道:“燕王軍事力量單薄,根本不可能與朝庭對抗,你們投靠他們也是自尋死路啊。”
“那也比在這過這窩囊日子強。”藍天重重的扔下一句話走了。
依寒從沒見藍天發過脾氣,看到他這樣走了,心裏很不是滋味。蕭赫見狀忙安慰道大家:“大家現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千萬別傷了我們內部的和氣。依寒,我知道你是顧慮公主,但你有沒有為公主的以後想過呢,還有孩子。其實公主和燕王關係那麼好,公主未必不想支持燕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