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為何求娶於我(1 / 2)

李三娘才進到木秀阿娘的房裏,木秀太奶奶一行人就湧進了堂屋,對跪在門外的陸城視而不見。見到坐在堂屋主座的趙逸辰,才恭恭敬敬的上前行了禮。趙逸辰見老人家一臉疲憊,趕緊讓過禮,讓太奶奶坐下。

“老人家,您今日受累了。如今已經過了晌午,您先去吃些東西。”

太奶奶進門後,阿奶就已經放下碗筷,站到太奶奶的身後,因也勸她先去吃東西:“婆母,您先去桌上坐著,我去給您打飯去。”

太奶奶也是累了,也餓了,就順著阿奶的攙扶,到桌邊坐好。同時示意對她起身相迎的黃老太和李家母子也回桌上坐著,大家一起吃些東西。

“事不湊巧,今日家裏事多,讓你們見笑了。先坐著,我們吃飽了再談。”

黃老太看太奶奶麵色不錯,隻是有些疲態,就知道事情辦好了。她攜著太奶奶回到桌邊,分主次坐好,才一臉笑意道:“誰家沒幾件糟心事呢,隻要解決好了就行。我們這也是湊巧過來罷了,不然也不能這麼失禮呢。本來知道家裏出了事,我們就該要走的。不過見家裏人手少,就留下來看看能不能幫得上忙。”

李家媳婦聽到黃老太這麼一說,也說道:“可不是,你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隻要我們能幫得上的,肯定要搭把手的。”

李家小子李子君也想不到崔家會出那麼一件事,本來就忐忑的心,加上太奶奶對他不冷不熱的,更是坐立不安。此刻聽自己娘親的話,也趕緊點頭,就差就把頭點桌上去了。太奶奶見了,有點沉悶的心情好了些,露出了點笑模樣。

一時間,阿奶將留給太奶奶的飯菜端來,擺在太奶奶麵前。太奶奶讓她也坐下,幾個人就繼續吃飯。倒不是她們不請趙逸辰吃飯,是他自己推脫不吃的,隻坐在堂屋喝著茶。

這邊飯還沒吃完,阿爺和阿爹就回來了。原來是送飯去給他們兩人的二叔說了趙逸辰和陸城的事,他們才飯都沒吃,提著就回來了。

“趙公子,我們家今日多有不便,招待不周了。”才進門,阿爺就告了罪。

趙逸辰由著阿爺和阿爹行了禮,讓他們兩人坐下,才說道:“無妨,我知道你們家今日事多,我也是為了那事而來。”趙逸辰看著阿爹放到小幾上的提籃,發現裏麵的飯菜都沒被動過,知道這父子倆還沒吃飯,就又請他們先去吃飯。

“那我們就先去吃飯了,您先坐著。”阿爺也不客氣,趙逸辰的心思他多少能猜到一點。

父子倆也沒去左側的飯廳,而是去了廚房,胡塞兩口,就又回到了堂屋。

這期間,就沒有一個人搭理過陸城,大家對他是有些怨怪的。一怪他不管不顧的招惹姑姑。二怪他在姑姑病倒的時候,沒有勇敢的站出來表態。三怪他心誌不堅,在流言惡傳的時候,居然躲在房裏當死人。

大家平時都明確表態他和姑姑兩人不可能,可惜他仍是見縫插針,相盡辦法的出現在姑姑麵前。待惹得姑姑付出了一顆心,他卻打起了退堂鼓。這就顯得這人不經考驗,也不夠專情。後來姑姑病倒,接著謠言出來,雖隻是短短兩天,但是陸城的沉默和不作為讓阿爺一家感到心寒。即使陸城曾帶傷在崔家門前站了一夜,可惜對事態的發展毫無助力。如今仍是跪在門前,那是個什麼意思?是誠意認錯求人呢,還是來脅迫要人的?

總之,崔家的人現在是對陸城非常的不看好。不是之前的因為兩人的身份差異,也不是怕兩人生活圈子的限製。現在是對陸城這個人不滿,對他的為人處事不喜。

阿爺和阿爹坐下,也叫了吃好飯的阿奶一桌人出來。這件事,阿爺打算一次解決,免得後麵又生出事端。一行人在堂屋坐定,阿奶和李三娘分別給重新上了茶,李三娘就先回家去了。

“趙公子,您先說說您打算怎麼辦吧。”阿爺見人都坐好,直截了當的問趙逸辰。

趙逸辰看著門前的身影,又生出了一股恨鐵不成鋼的無力感,心裏暗罵了一聲“真沒用”後,才回答了阿爺的問題:“崔叔,我知道陸城這事辦得欠考慮。我也不是要為他求情,我隻是想跟你們說說他以前的一切,你們聽了或許就能理解他所做出的那些不合理的舉動了。”

其實陸城七歲以前的是就是一部狗血大劇。他的母親是家族的聯姻工具,嫁給了他那個心有所屬的薄情爹。那場聯姻雙方都受益。陸城外祖家因此攀上了祁宋的世家大族,借勢將陸城的小舅舅安排進了京郊大營,當了一個正六品的步兵校尉。陸城外祖一家因此躋身入士,擺脫了農商這一稱號。陸城的父族則用著陸城外祖家的金錢和他們在商界的關係網,將陸城的祖父推上了一品尚書的高位。

本來事情到這裏應該是皆大歡喜的,隻不過這場婚姻一開始就出了錯,錯在陸城父親心有所屬。所以兩人成婚才半年,陸城父親就以正妻之禮抬回了一門貴妾。陸城母親從那時候起,就活在水深火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