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波義耳(RobertBoyle,1627~1691)是英國著名化學家,世界近代化學的奠基人。
他對世界化學界的重大貢獻是,用實驗事實科學地闡明了化學元素的本質,把化學確立為一門科學,使化學走上了科學的道路。波義耳之所以能成長為一位著名的化學家,對人類科學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有他獨特的成長道路和經曆。
酷愛科學的少年
波義耳生長在英國大資產階級工業革命爆發時期。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對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工業革命的浪潮波及到英國全社會。
1627年1月27日,波義耳誕生在愛爾蘭西南的利茲莫鎮一個富裕的貴族家庭。父親查理?波義耳是愛爾蘭首府科克郡的伯爵,是個有名的大富翁,有15個孩子和大片的莊園。波義耳在這些子女中排行最小。波義耳的父親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因此,波義耳幼年就接受了啟蒙教育,智力得到了較早的開發。在他很小時,就表現出記憶力和語言方麵的才能,有“神童”之稱。
波義耳8歲那年,進入貴族子弟學校—伊頓公學讀書,那時他已經能用希臘文和拉丁文講話了。波義耳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秀,尤其是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極濃的興趣。
波義耳的父親是個尊重孩子,但又不嬌慣孩子的人,看到波義耳自幼酷愛科學,作為父親,他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和支持。他常常勉勵波義耳要勤奮刻苦地學習,將來成為一名科學家,對人類的科學事業作出貢獻。因此他還為波義耳請來了優秀的家庭教師。
波義耳12歲時,在家庭教師的陪同下,到歐洲作長期旅行。他們去了法國、意大利、瑞士等國。在意大利,他廢寢忘食地閱讀了許多著名科學家的著作。廣泛的閱讀為他以後進行科研工作開闊了眼界,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5年後,17歲的波義耳回到英國。不幸的消息正等著他:他的父親在戰爭中死去了。臨終前給波義耳留下一筆供他生活的遺產。父親去世後,波義耳的生活由他姐姐照顧。
幾年的異國遊學,波義耳眼界大開,他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越來越強烈,他深感自己還很年輕,渴望與當時著名的科學家交流、溝通、學習,共同探討當時的學術熱點,以拓寬自己的思路,增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幹。
與著名學者的交流
波義耳從國外回到倫敦住在他姐姐家裏。他姐姐雷尼拉夫人對波義耳酷愛自然科學,給予了熱情的支持。在他姐姐家裏,經常有一些著名學者、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在此聚會,討論一些學術問題。波義耳自然也就成了這個聚會的參加者。
法國著名數學家和哲學家勒內?笛卡爾,是雷尼拉夫人家的座上客。他經常參加這種聚會,久而久之就成為波義耳的交談對象。笛卡爾在數學方麵的貢獻是創立了解析幾何,在哲學方麵的建樹是寫出了著名論文《科學中的正確運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論》(簡稱《方法論》)。《方法論》片麵強調科學和理性,反對經院哲學和實驗。
波義耳對這一片麵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他向這位著名科學家闡述說,把理性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是不對的,科學應該是實驗科學,理性應來自實驗。
波義耳很早就是美國哲學家培根的忠實信徒。他比較讚同培根的觀點,即“真正的知識應該建立在實驗研究方法的基礎上。”“一個哲學家,不應該像蜘蛛一樣,把理性花在搞陰謀詭計上;他應該像蜜蜂一樣,搜集事實,靠思維把它們釀成蜜。”
波義耳和笛卡爾的學術思想交流,一連進行了好幾天。波義耳從中受到很大啟迪,內心感到異常興奮。他們的學術交流話題很多、很廣,涉及了不少當時流行的學術熱點。
比如,物質組成問題。對於這一問題的討論,當時有“四元素說”和“三元素說”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