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生物進化學說的首倡者拉馬克(1 / 2)

拉馬克(JeanBaptisteLamarck,1744~1829)是法國自然科學家,曾先後研究過植物學、無脊椎動物學。在1809年出版的《動物學的哲學》一書中,拉馬克以生物進化的觀點,成為第一個向當時占絕對統治地位的神創論及其物種不變觀點提出挑戰的進化論學者。

公元1744年8月1日,拉馬克出生於法國的比卡第省鄉下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他的父親名叫菲律伯得滿耐?拉馬克,是一名武士。在這個家庭裏,拉馬克在十一個兄弟姊妹中是最小的,身材也略顯單薄。他的哥哥們大都投身於軍旅。其中,他的長兄是在伯威奧普遵戰役中陣亡的;其他的哥哥也有幾位先後捐軀沙場。為了能讓這個最小的兒子比較安穩地生活下去,父母決意送拉馬克去讀書,將來好做個牧師。所以,年幼的拉馬克被父母送進了耶穌教會在亞眠開辦的一所學院,開始接受宗教的熏陶。

1760年,16歲的少年拉馬克承受了父親去世的悲痛。當時,戰爭的硝煙已經彌漫在德、法兩國之間,男子漢是以參軍打仗為榮的。拉馬克懷著保衛國家的滿腔熱情,毅然決定投筆從戎。

他請求母親給從前認識的幾位軍官寫了推薦信,在家鄉中動員了一個兒時的夥伴隨行,甚至還弄來了一匹尚可騎乘的老馬。可是,當拉馬克和他的夥伴匆匆趕到軍營駐地麵見一位名叫拉斯蒂的上校時,上校覺得瘦小的拉馬克遠不是打仗的材料。可是,在不久後的一次戰鬥中,拉馬克用以一當十的勇猛作戰表現改變了留給長官們的印象,並獲準晉升為中尉軍官,受到重用。後來,在一次和同伴的嬉鬧中,拉馬克受傷了。為了治療傷痛,他來到法國的首都——巴黎。並從此告別了短暫的軍旅生活。

其實,僅僅做一個戰場上的勇士並非拉馬克的追求,他更熱衷於采集植物和生物進化科學的研究。在巴黎剛剛開始新生活的拉馬克,研究涉獵範圍相當廣泛。初到巴黎,拉馬克研究過氣象學;也曾經學習了四年醫學;甚至還迫於生計做過一家銀行的雇員。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拉馬克在公園散步時見到了當時在法國鼎鼎大名的著名人物盧梭。

幾經接觸,他們成了親密的朋友。後來通過盧梭的影響和關係,拉馬克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植物學的工作中。十年寒窗,拉馬克跟隨一位名叫堡拿德?許索(Bernarddeussieu)的科學家學習植物學,並於1778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著述《法國植物誌》。這部總計三卷的著述,僅最後抄寫就用去了拉馬克近六個月的時間,其中所記述的植物,一部分是拉馬克在皇家植物園的研究對象,也有一些是生長在鄉間的野生植物。在當時的社會中,已經相當盛行對於植物花草的探究,以至於植物學成了一門很時髦的科學。所以,拉馬克的書出版以後,雖然並沒有使作者在經濟上發財,卻使得他在這個社會中聲名鵲起,並由此結識了包括著名學者布封在內的許多科學家。後來,就是經過布封的推薦,拉馬克成了法國科學院的植物學院士。

成名之後的拉馬克擔任了宮廷禦花園的植物標本室主任,他被派往周圍各國參觀考察那裏的植物園和博物館。拉馬克還遵從布封的建議,做了布封兒子的導師,帶著小布封開始了遊曆采集生活。其間,拉馬克采集了大量的動物、植物和礦物標本,這成為他後來獲得累累學術成就的重要前提之一。同時,他的采集工作也使巴黎博物館的收藏更加豐富起來。在這以後的25年裏,拉馬克一直致力於植物學的研究領域,但他和他的妻子以及六個子女常常生活在清貧之中。以後,他又完成了為《教學百科全書》編纂植物學詞典的工作。其中包括2000個屬的植物,完成了900幅植物圖版的製作。

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但新政府並沒有為難在前政權的研究機構中從事科學工作的拉馬克。隨著舊日的皇家植物園更名為國立自然曆史博物館,拉馬克的研究範圍也從植物學擴展並逐漸轉移到了動物學方麵,這時的拉馬克已經58歲了。這位年近六旬的科學家,不為依然貧困的生活所累,也沒有在幾乎全新的研究課題麵前退卻。他勇敢地單獨承擔起了博物院的動物學研究,並在以後的將近十年裏逐漸成就為一名動物學家。他所首創的“生物學”、“有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等概念,雖然這些都是提出於林奈分類思想之後的見解,卻也一直沿用至今,不失為人類科學史上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