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清高宗弘曆(2 / 3)

另一種則認為弘曆生於避暑山莊。

曾做過熱河都統幕僚的近代作家、學者冒鶴亭說,弘曆生母是熱河漢人宮女李佳氏。上海淪陷期間,作家周黎庵寫了《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1944年5月1日發表在《古今文史》半月刊上,援引冒鶴亭的說法,並添加胤禛喝鹿血等情節,增加了故事性:傳說胤禛在做雍親王時,一年秋天在熱河打獵,射中一隻梅花鹿,胤禛喝了鹿血。鹿血壯陽,胤禛喝後性急,身邊又沒有王妃,就隨便拉上山莊內一位很醜的李姓漢族宮女。第二年,玄燁父子又到山莊,聽說這個李家女子懷上了“龍種”,就要臨產。玄燁發怒,追問:“種玉者何人?”胤禛承認是自己做的事。玄燁怕家醜外揚,就派人把她帶到草棚。醜女在草棚裏生下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弘曆。台灣學者莊練(蘇同炳)在《乾隆出生之謎》文中、台灣小說家高陽在《清朝的皇帝》書中,都認同這一說法,甚至於提出李氏名叫金桂,因為她“出身微賤”,而旨令鈕祜祿氏收養這個男孩,於是弘曆之母便為鈕祜祿氏。

還有一種便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弘曆是玄燁之子而非之孫”的說法。

在玄燁晚年的時候,曆經了立儲的層層風波,最終雍正登上了皇位,成為玄燁的繼承人。但胤禛登基的合法性曆來被史學界所懷疑。根據《康熙實錄》的記載,胤禛喜怒無常,脾氣暴躁,玄燁多次對胤禛做出過負麵的評價,按照常理,不太可能選擇自己不喜歡的皇子繼承皇位。然而最終的選擇還是胤禛,這不得不讓人心存疑慮。而且胤禛登上皇帝寶座之前和之後,在對弘曆的態度上,表現出兩種性格、兩張麵孔和兩副心腸。正是這種變化,使得後人懷疑他和弘曆的父子關係的真實性。

美國哈佛研究中國曆史的教授史景遷的《康熙皇帝自傳》,最後附錄了17封康熙給親信太監的信件,其中第16封說道“諭顧太監:前日朕有言‘心實除賊,意不虛發’之句。今噶爾但已死,其下人等俱來歸順。朕之大事畢矣。朕兩歲之間,三出沙漠,櫛風沐雨,並日而飧。不毛不水之地,黃沙無人之境,可謂苦而不言苦,人皆避而朕不避。千辛萬苦之中,立此大功,若非噶爾但,有一日朕再不言也。今蒙天地宗廟嘿(通“默”)佑成功,朕之一生可謂樂矣,可謂致矣,可謂盡矣。朕不日到官,另為口傳,今筆墨難盡,書其大概而已。特諭。”

從文筆間,可以看出玄燁對眾皇子的無奈,並隱諱地提到了皇孫可繼承江山大統。

乾隆六十年,弘曆禪位於顒琰,自己稱太上皇。弘曆在位時間與其祖父康熙一樣長,他之所以禪位,因為不願對祖父不恭,弘曆對玄燁的感情遠遠超過其“父親”胤禛,從這一點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據散落在海外的弘曆的《上諭檔》中的描述,“康乾盛世”的提法首出於弘曆,弘曆為何無視胤禛,而把爺孫擺在一起?

蕭夷的《永憲錄》裏記載雍正元年冊封那拉氏為皇後,又封側福晉年氏為貴妃,側福晉李氏為齊妃,側福晉錢氏為熹妃,弘曆的生母就是側福晉錢氏。據《滿學研究》第二輯的記載,側福晉錢氏是康熙四十九年間遴選進宮,但是沒有冊封任何名號,在幾年之後,被送到了胤禛王府。弘曆繼承他父親的皇位之後,就把雍親王府改成了雍和宮,在那裏麵供奉他祖父玄燁皇帝的畫像,每年正月初七弘曆要到雍和宮去,一方麵祭奠他祖父,一方麵來禮佛,乾隆四十三年他到雍和宮去瞻禮,完了他又作首詩,這首詩裏頭有一句話,說“到斯每憶我生初”,就是說到了這裏回憶起我當初生在這裏。乾隆五十四年,這一年他80歲,他正月初七又到雍和官來,還是作了詩,詩裏有個注,注雲“餘予以康熙辛卯生於是宮”,即我在康熙辛卯時出生在這裏。

也就是說,弘曆是知道自己的生父是玄燁而並不是胤禛。雍正隻不過是這對父子傳遞皇位的一個中間過渡而已。玄燁在晚年對自己的兒子均已失去了信心,在萬分無奈的時候,想到了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兒子弘曆,名義上是自己的皇孫,為了保證江山的穩固,玄燁選擇了胤禛,實際上是選擇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曆。

真相究竟如何?由於清朝官書對其生母記載不詳,所以乾隆身世的謎團也隻能由後人揣測評說了,他會隨著曆史的流逝而給後人留下一個永久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