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楚夜暉一直想不明白,他傾了傾身問道:“為何?”
景容止的喉嚨緊了緊,娉婷伸手握了握他的手,一直以來都是景容止在包容她,給她力量。這次,終於輪到她給予他依靠了。
“因為隻有亦歆才能激起我心中最大的仇恨,也隻有亦歆的死亡才能使我最有資格興兵討伐逐鹿,為我死去的嫡親皇妹討回公道。”景容止不知道自己該感謝父皇對自己的極大偏愛,還是該痛恨他可以對自己的愛女痛下殺手。
這時候,一直沉默不語的百裏長空終於吐了一口氣,說話了:“亦歆公主之死,從她出嫁之日起便是定局。不,應該說從皇帝下定決心之日起便已成定局。幽王日漸長成,但是朝堂之上已被昆王與他的心腹分割,皇帝急於創造機會讓幽王發展自己的勢力。不然即便他屬意於幽王繼承大統,也會忌憚昆王勢力太大,難以信服。”
景容止咬緊了牙關,慢慢地接著百裏長空說了下去:“在朝堂之上最快建立勢力的途徑就是建功立業,讓那些文武大臣看到我的潛力而投奔於我。所以,父皇選中了亦歆,讓她遠嫁逐鹿,並伺機利用機會挑起兩國爭端。我想,父皇交給亦歆的機會應當是……自戕。”閉了閉眼,自己當日承諾亦歆會接她回來的時候,亦歆就知道自己再也無法生還皇朝了,所以她才避而不見,就是因為害怕自己會看出端倪。
拂曉聽著他們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將此事道來,卻仍是有些地方不大明白:“亦歆公主自戕,幽王就一定可以出頭嗎?”
楚夜暉指導她:“公主被他國殘害可是大事,必定引起兩國爭端,屆時幽王便可以此為名,興兵征討逐鹿,便有了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
拂曉炸了眨眼:“可是這機會不一定就是幽王的,昆王野心勃勃,還與朔夜暗中勾結。說不定,這便是他們兩人商議好的計策。等公主的死訊傳遍朝野,幽王被漪瀾的事情絆住,昆王正好借此機會出兵,為他自己再掙得一分榮耀。”
是啊,皇室的皇子眾多,不一定非是幽王不可。
娉婷凝眉思索了片刻,然後恍然大悟,看著景容止道:“正因為非是你出兵不可,所以……”
景容止淡淡地點了點頭:“沒錯,正因為非是我出兵討伐逐鹿不可,所以出嫁的公主才必須是亦歆。”
亦歆公主是景容止的胞妹,她死了,最傷心難過的人除了皇帝便是她的皇兄。那麼,為了討伐逐鹿,為了安慰公主的芳魂,由她的嫡親皇兄帶兵出征才是最恰當的決定,也正是因為如此,景容止才能成為皇帝的不二之選,而其他人譬如昆王,無論如何也不能替代。
“這是其一,其二便是幽王可以趁此機會一攬兵權。”百裏長空不得不感歎景元帝的深謀遠慮,這一安排不僅可以借機讓景容止掌握兵權,建功立業,甚至還可以在民間樹立威望,一舉多得,隻是可惜了亦歆公主如花美眷。
景容止狹長的鳳目微眯,說來說去,到底是他對不住亦歆。正想著,手心裏放進一隻纖細的手,娉婷撓了撓他的掌心,在上麵劃下了幾筆。
君若不離,伊便不棄。
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娉婷知道這件事情對景容止的觸動,皇室之中的秘辛太多,每一件事情的背後,撕開來都是鮮血淋漓,而景容止因為受到景容止格外寵愛的緣故,總是處在風口浪尖之上。
景元帝為了讓景容止接掌兵權與昆王景容仁抗衡,可以將自己的愛女亦歆親手推向絕路;而景亦歡同樣為了景容止與自己割斷私情,可以向她下藥。他們明明都是為了景容止著想,卻無一不用盡了手段,甚至不惜傷害景容止所在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