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太後的眉毛越顰越緊,手也重重握住了自己的鸞手杖。
是啊,以區區一個公子換來齊國相助,逼退秦國,棄一人而得大利,多麼值得啊!
但長安君的安危,他們考慮過麼?
個個都是國之忠良,但他們豈能了解一個母親的難處和痛苦?
大臣輪番強諫,左一句請太後使長安君為質,右一句趙國社稷為重,這些話語像是一枚枚尖銳的矛戟,刺進了趙太後的心窩。
終於,她忍無可忍,從榻上徒然而起,舉起鸞拐杖,黃銅杖尖重重敲在地板上,出一聲巨響,石破驚!
她久居後位,脾氣又不好,這一怒威儀十足,以至於殿內群臣紛紛停下了諫言,愕然看著太後。
“老婦已經為趙國舍棄了一個女兒,如今,汝等又要奪走我的愛子?”
傳,深淵裏的巨龍頷下有一片逆鱗,一旦被觸及,立刻就會像火山爆一樣散出無限龍威!
這一刻,她不僅是母儀趙國的太後,也像一隻因要被搶走幼崽而暴怒的母龍,她要亮出她的爪牙,出震顫殿堂的咆哮,讓他們知難而退!
趙太後厲聲道:“今日明言於二三子,再有讓長安君去齊國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麵!”
太後這麼難聽的話都罵出來了,顯然是不打算再講理,趙國群臣哪見識過這情形,隻好低下頭去,鞠身唯唯。
趙太後全靠一口氣勢壓服了眾臣,便氣呼呼地一揮衣袖,在寺人和宮女的攙扶下離開了。
然而剛剛掀開帷幕,進入鳳台正殿的內室,趙太後便看到一個少年身影。
他頭上黑得亮的秀紮成總髫(ia),未戴冠,隻用一玉笄固定住,一身白色的襌衣常服,腰間佩戴一枚雕琢成圓月狀的白玉璧,明黃色的穗垂下,直到米色的下裳處,腳下是黝黑的葛履。
少年長拜朝她行禮:“兒見過母後……”
一見到他,趙太後滿目的憤怒,頓時就化作烏有。
這便是趙太後的寶貝心肝,她兒子長安君,大名趙光,人稱公子光,至於名……
趙太後喚他“明月”。
……
“帶長鋏之6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
楚國大夫屈原見郢都被秦軍攻破,絕望之下投江自盡後,他的作品在宋玉、景差等後輩弟子傳播下,6續流傳到其他列國,酷愛文學之士的趙國也不例外。這一篇《九章涉江》尤其受趙太後喜愛,就用其中的”明月“來作為幼子的名了,可見寶貝得不行。
他是她十月懷胎誕下的骨肉,是她親自哺乳長大的家夥,是她為之驕傲的皎皎明月。趙太後也不用侍者攙扶了,幾步過去拉起了少年,和顏悅色地道:
“明月,你大病初愈,不在榻上好好歇著,怎會在這?還行此重禮?”
不待少年回答,趙太後再度橫眉質問一旁的宦者令繆賢:“不是讓汝等好生照料麼?為何長安君會出現在此?”
宦者令繆賢苦笑,正要下拜請罪,長安君連忙為他開脫道:“母後,勿要怪罪宦者令,是兒逼他帶我來此的。”
“你?”
趙太後回望長安君。
一女二子裏,他生得最像趙太後,這也是太後溺愛他的原因之一。俊秀的容顏,寬闊的額頭,唯獨那雙眼睛,不似趙太後的剛強,更多的是皎潔和溫潤,但此時卻有些異樣的閃爍……
趙太後已經察覺到了,在趙惠文王病逝後,自己這個無憂無慮的兒子,眼中多出了一些憂愁,甚至會於無人處出長歎。看著台榭下抽出嫩芽的垂柳出神,盯著屋簷下的燕巢新泥呆,但他的煩惱,卻從未對趙太後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