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這秦、趙、韓三國交界的地方,賊人可以左右逢源,一國混不下去,就流竄到鄰國。雖然隻隔著一座山一條河,但礙於邊境的劃分,明月當然不可能冒著破壞兩國邦交的危險,悍然跑到韓國去剿賊。
“謁戾山正南,就是韓國的上黨郡罷?”
站在靠近山頂的地方向南望去,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險峻的山巒,山間溝壑縱橫,溪流陸續彙合在一起,形成了沁水的源頭。
沁水南流,穿過一座座層巒疊嶺,流到了稍微平坦的高地處,那裏就是韓國的上黨郡,未來幾年將成為下紛亂中心的地方。
“魏鐮啊魏鐮,南竄上黨,於你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禍?”
不過短時間內,就讓韓國平陽、上黨的官吏封君頭疼這夥賊人去吧。
“燒毀賊巢,帶著繳獲返回南鄉!”
明月如此下令,同時想到,魏鐮南竄,或許也是一個繼續將各家族丁攢在手裏的好借口……
……
此行雖然沒有交戰,但下山時,明月還是讓人做出大勝而歸的姿態,四下宣布賊人已清剿幹淨,自此以後,百姓可以不再受賊人滋擾之患,安心度日了!
可回到祁縣後,在諸豪長張羅的慶功宴上,明月卻換了口氣,憂慮地歎息,賊人雖然已被驅逐,但那魏鐮仍舊帶著殘部南竄上黨,也不知道何時會再回來。
“故,備寇之事,決不能就此放鬆!”
明月嚴肅地給祁縣未來半年的施政定下了調子,其一是努力讓西鄉、南鄉恢複生產,搞好夏種秋收,其二,就是在農閑之際,繼續實施過去兩個月的政策,豪長繼續提供族丁,自帶口糧,來縣中聚集訓練,每月一練,每次三!
豪長們心裏自然叫苦不堪,這長安君對他們還真是一點都不客氣,但他們又能怎麼辦?眼看縣卒已經被長安君的門客牢牢控製在手裏,百姓也對這位公子滿是崇敬,旁邊還有趙括的一千郡兵虎視眈眈,豪長們隻能繼續選擇合作,畢竟賊人去而複返劫了他們的莊園,那就是血本無歸,長安君雖然嚴苛,可好歹會給他們留一點利益。
而且,長安君的智囊蔡澤先生近來還在有意無意地接觸幾家豪長,暗示他們,未來長安君也許會在祁縣開辦一些產業,到時候會給各家分一些利益……
“不知是何產業,是冶鐵販鹽,還是開礦淘金?”
豪長們麵麵相覷,猜不出所以然來。
祁縣雖然在邊境有些殘破,可勝在資源豐富,昭餘祁有捕不完的魚,一些幹涸的澤還能刮土鹽,謁戾山鬆柏是造房的好材料,而且山中不僅有獵物,還能采出金玉來,過去十餘年裏賊人霸占山林,豪長們隻能幹看著這兩處寶庫不能下手,如今賊人死的死逃的逃,是不是意味著,長安君要將林澤向他們開放了?
想到這裏,豪長們也在心裏抱了一份期待。
在定下這些事後,時間已是六月中旬,明月已來了近三個月,也是時候返回邯鄲籌備迎親之事了。
“看來長安君的喜酒,我是吃不上了。”趙括也完成了任務,要立刻帶兵返回晉陽,向國尉許曆複命。
明月卻還有一件事要與他商議。
“括兄,賊人雖去,但秦軍仍在祁縣之側,若無兵卒就近駐守的話,非但我沒有一日安寢,晉陽的側翼,太行東西的咽喉,也隨時會受威脅啊!”
PS:第二章在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