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1 / 3)

秋月和冬雪嫁都嫁了人,做了當家的主母夫人,一個是虞珍的嫂子,一個虞珍的姐姐,雖然都在清河康王府邸裏住著,但是他們都住在獨立的小院裏,也是堂堂的夫人奶奶,怎麼也不能像從前一樣整日的伺候虞珍。正好從京城帶回的孤兒裏麵有一對姐妹,就是山洞裏那對互相謙讓幹糧的姐妹,姐姐叫唐花兒,妹妹叫丫頭,虞珍見這對姐妹可憐,又喜歡姐姐善良妹妹的友愛,所以就留在了身邊。又給姐姐改名叫秋水,妹妹叫冬霜,秋月和冬雪在嫁人之前,手把手的教她們如何伺候小姐,並熟悉王府裏的規矩和本分,姐妹兩個也很是聰明,三個月的時間已經換了一個人一般,有模有樣的,很有王妃娘娘身邊大丫頭的氣派。

過了年,秋水十三,冬霜十一歲,她們都盡心竭力地伺候虞珍的生活起居,絕無二心。一是因為虞珍是她們的救命恩人,二是因為,她們知道秋月和冬雪都是王妃娘娘身邊的大丫頭,如今兩個人都坐了夫人主子,也都是王妃娘娘的恩典,所以她們對虞珍是絕對的忠誠,希望有一日也能像秋月和冬雪一般幸福如意。

秋水和冬霜隻是不明白一點,為什麼從前王妃娘娘身邊的仆人都變成她的親人,轉眼之間就換了身份。秋月和冬雪知道秋水和冬霜的疑惑,隻不過虞珍曾經是琳琅王妃的事情,已經成為了往事,她們都不會破了忌諱在提起,所以,隻大概的解釋王妃娘娘認了劉媽媽為幹娘,並且嫁給了清河康王為妃。

秋水和冬霜沒再多問,因為作為一個稱職的丫頭,是不能事事多嘴的,隻不過她們心中還有一個疑團,就是王妃娘娘帶著的那個孩子怎麼不見了?她們兩個曾經猜測過,那個不是虞珍的孩子,也猜過那個孩子是清河康王的孩子,可是,至今為止她們都沒見過那孩子,又猜測可能是因為京城的瘟疫,那孩子不幸的染病死了,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孩子將成為這天下的又一個皇帝。

秋月和冬雪嫁了人以後也經常過來幫忙,跟虞珍聊天,給虞珍做飯等等,王府裏一大群的丫頭婆子沒事幹,幾個主子奶奶倒是忙得不亦樂乎。有不懂得下人偷偷問起,為什麼兩位奶奶還要去上房伺候王妃娘娘,那兩位奶奶不是王妃娘娘的嫂子和姐姐麼?

一個管事的婆子輕蔑的看了看問話的那個婆子,頗自信的說道,聽說娘娘沒嫁給王爺的時候在家裏就是爹娘姐姐妹妹伺候著,一點兒苦頭都沒吃過,雖說是商戶的小姐,可是你看看那通身的氣派,絕對不輸給任何王公貴族的小姐!眾人了然,原來王妃娘娘習慣了嫂子姐姐們的照顧,也不算什麼新聞了。

小如珍一直養在虞珍的身邊,從長安到杭州清河康王府,吃住睡都要和虞珍在一起,虞珍也心疼小如珍,看著眼前這個即像長沙王又像素雲的孩子,虞珍沒有來由的一陣心酸,更加對小如珍的要求無不應。清河康王可受不了了,他和虞珍剛剛結婚,還沒有圓房,這已經三個月有餘,小如珍好像還沒有從噩夢中緩過來似的。那如果他這侄女一輩子緩不過來,他還要一輩子做和尚不成?

王彥文作為清河康王的好友,給他出主意,讓他找十個八個的奶娘和丫頭陪著小如珍玩,玩累了,睡死了就不會再鬧著王妃娘娘了。清河康王果真相信了王彥文的話,在江浙一帶挑選像素雲的奶娘和小丫頭,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個奶娘和素雲長得有七八分相似,隻不過她剛死了孩子被婆家的人攆了出來。

小如珍以為見到了親娘再也不扒著虞珍不放,而是時時刻刻的跟在奶娘的身邊,這奶娘本姓花,排行二,人叫花二娘。花二娘也是剛剛死了孩子的不幸之人,看到小如珍這樣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孩子,自然也是喜歡,知道小如珍剛死了娘親時,她對小如珍到開始有十分的真心實意來。

虞珍和清河康王正式圓房,誰最緊張,不是虞珍也不是清河康王,而是虞珍的兩個丫頭,秋月和冬雪。她們都知道小姐和琳琅王沒有圓房,但是,在泰山虞府裏卻失了身,不知道清河康王是真不在乎還是假不嫌棄,她們足足擔心一整夜,鬧得王彥文和長根都沒睡好,起來的時候都唉聲歎氣。

長根如今是清河康王的大舅哥,也是十幾家商號的老板,不過大老板可不是他,而是他現任的妹妹虞珍的財產。當初,他們一家人帶著虞珍給的幾十萬兩銀子,連夜來到清河康王的封地,乍一見到江南的魚米之鄉的富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馬上打定主意在這裏做絲綢的生意,販賣到北方,從中能掙了不少的銀子。

這不,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和劉山連開了十幾家的商號,然後清河康王一回來,就放出話去要娶春遠商鋪的大小姐為王妃,這就更加震動了清河康王封國的屬民。王爺娶了商家的女兒,而且還興師動眾的請客喝酒,簡直是聞所未聞,所以,清河康王成婚那一年轟動了所有江浙一帶的百姓,家家張燈結彩,因為清河康王下令減免了一半的賦稅,他們怎麼能不高興。

京城那邊可沒有像清河康王封地一般的喜事不斷、安居樂業,洛陽的趙王挾持皇帝讓位給他,並把惠帝和皇後都囚禁在冷宮之中。齊王、河間王和成都王聯合討伐趙王,攻克新都洛陽,殺死趙王倫,惠帝複位,齊王劉炯以大司馬輔政,王戎任宰相。南城候大夫人孫氏之父親、族兄結被殺害,羊微蓉廢為庶人。

三月初,齊王幽禁惠帝,威脅惠帝立自己為皇太弟,並把持朝政,大權獨攬。河間王和成都王關係要好,他們認為齊王根本不配為皇太弟,要是立皇太弟也要立惠帝的直係兄弟,那成都王和長沙王都有資格,那倫得上過繼給人的王爺?

同年五月,河間王和長沙王分別從東北兩個方向出兵,攻打洛陽齊王部。七月,長沙王勝,殺齊王,迎惠帝回長安,複立皇後羊微蓉。河間王奪得洛陽,迎成都王進洛陽,成都王自立為皇太弟,專製朝政。大靖朝開始兩個政權中心,兩個皇帝的時代。

惠帝再怎麼傻,也是名正言順的皇帝,所以,漸漸的大臣和各地區的行政長官都歸附到長安的管轄,並開始不買成都王劉穎這個皇太弟的賬。成都王最忌恨的不是惠帝那個傻子皇帝,而是跟他作對的長沙王,他的六哥。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一個螳螂,一個蟬,卻沒有想到還有一個黃雀在後麵虎視眈眈。

清河康王現在最大的感覺就是幸福,而最大的僥幸就是琳琅王聽信了讒言謠言相信了虞珍不是清白的,所以,他才能和虞珍做一對真正琴瑟和鳴的夫妻。虞珍是真正的清白玉女,不擇不扣的大姑娘。本以為他不會在乎虞珍的清白,沒想到虞珍真的是清白的他會如此的高興,一個名聲不好,又嫁過人的女子,居然能如此的高潔清白,他是不是撿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