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被馴養,在我國六七千年以前就開始了,此仰韶文化略早的山西懷仁鵝毛口石器工場的遺址裏,已發現畜牧用具,足見當時已經馴養牧畜了。仰韶文化已經發現牛、馬、豬的骨骼,這說明人類早已定居下來。隻有定居下來,才能馴養這些大牧畜。距今約四五千年的浙江杭嘉地區的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當時南方地區飼養相當數量的水牛。這自然是河網和沼澤地區適合水牛的繁殖。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已發現6800年前的水牛骨骼。在氏族公社時,可以騰出人力來飼養牛,而大量的馴養則是在奴隸製出現以後。因為有了大量奴隸才可以發展畜牧業。牛類發展到使用生產,這是生產力的一大發展。夏代已“服牛乘馬”了。商代以後則是大量地使用。已出土的商代車馬坑可作資證。由於牛馬各自用途不同。對於統治階級的生活需要來說,馬顯得日益被重視,不僅是生活上離不開,而且在軍事上有著重要的價值。
而牛則隻用於民間生產和運輸。拴住牛馬這是馴服和使用的關鍵。古人發明了穿牛鼻子。牛是何時被牽的呢?遠古傳說中有牽牛、織女的故事。二十八宿中就有牽牛、織女兩宿。這已相傳很早。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青龍白虎圖像,其中牛宿就是古隸書的“牽”
字。牛在夏以前的原始社會裏就被牽著走了,而且很可能古字“牛”就是牽字。牛被牽著走,這雖然解決了使用時的關鍵,但是要它向前看田拉車還在進行馴服。《周書》也說:“今維牿牛馬”。牿一說是牛頭上所綁的橫木,也可能是作為牛拉犁牽引的“丁”字木。這當是具體指馴牛而言。馴牛一般在兩歲左右,“童牛之牿”講的即是這個道理。隻有這樣才能把牛馴好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