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賑災(1 / 2)

“好!”胡清下轎,低頭整理衣服,左右環顧後即隨著他往裏走,轉了幾個彎到了一個房間前,那個人掀開門簾自己走進去,胡清自在外麵等,過了一會兒那人出來,再替他掀開簾子說:“四爺請胡少爺進去。”胡清順勢邁步進去。

胤禛正等著胡清的到來,他收到的消息說:胡清從四歲起就得了‘小財神’這個稱號,八歲時,胡中正便將一些生意上的事情交給他去做,他頭腦敏捷,思路開闊,這幾年他將胡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胡中正對他頗為疼愛且言聽計從。胡清給他的印象確是與消息相同,自那日羽衣閣見麵後,他便心思活泛,想找胡清幫忙了。

胡清再一次見到了四阿哥,見他站在案前,一襲寶藍色錦袍,係一條同色同質的腰帶,腰帶下墜著玉佩,黑褲黑靴。細膩瓷白的麵上一雙深不見底的黑瞳,瑤鼻薄唇。果然全身透著清冷肅穆。

胡清上前兩步見禮:“胡清見過四貝勒!”

胤禛站在桌案前看著他,右手虛抬“不必拘禮,請坐!”說完繞過書案坐下,與胡清隔案相對。

“聽說胡家的生意現在你說了算,所以請你來商量點事。”

“四貝勒請講。”胡清越發恭敬地回答。

“今年河南鬧蝗災,顆粒無收。百姓沒有吃食,請你援手。”胤禛低沉的聲音裏透著無奈。

“四貝勒要胡清做什麼,捐錢?錢能到百姓手中嗎?”胡清不以為然。

“我要你用糧食振災。”胤禛雙目炯炯盯著胡清,胡清的意思他明白。

“沒問題,隻是這糧食是以朝庭的名義還是以四爺的名義發出去?請四爺明示。”胡清微笑,冷眼看著胤禛。

“自然是以朝庭名義,胡家的義舉我會上報朝庭,朝庭自會嘉獎。”胤禛起身親自倒了杯茶放在胡清身前,抬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胡清抬頭看他,以朝庭的名義而非他個人的名義發糧賑災,他確實是在為百姓做事。自己本就要去河南振災,現下不過是換成了朝庭的名義,並不改初衷。不過,幾十萬兩白銀隻換得他一杯茶水,這代價未免高了點,自己捐出錢物,是心甘情願的,現下被他要求著去做,心理上難免有點不平衡。

胡清臉上的笑容漸漸放大,一雙鳳眼直視四阿哥:“嘉獎就不必了,胡清不稀罕,到不如……,呃,來點實際的吧。”

胡清的話,胤禛顯然有些意外,不要朝庭嘉獎?嫌這不實際?那什麼才實際?轉念再一想,胡清畢竟是一個精明的商人,盡管他年紀不大,但是能在商界有一定的影響力就必定有他過人之處,再說自己有求於他,他提出條件來,也不算是過份。遂笑著說:“你果然是個商人,想要什麼,說吧!”

“胡清有一個要求,望四貝勒成全。”

胤禛望著胡清那張稚氣的臉孔,挑起了劍眉,明明是交換,難為他竟然用了‘成全’,偏又語氣中都帶著些懇切,嗬嗬,果然不可小覷了他!“嗯?說說看!”聲音裏已帶著三分戲謔三分警惕和三分期待,還有三分是他自己都未意識到的欣賞。

胡清回望著他,放緩語速說:“清,要四貝勒的一件信物,日後允清,一個請求。”

胤禛低沉著語氣問:“什麼請求?”看著胡清,輕輕皺起了眉頭。

胡清語速恢複正常:“什麼請求,胡清暫時沒有想到。”看著他遲疑的態度,胡清輕輕一笑,又加了一句“但是這個請求一定是四貝勒力所能及的。”這句話足以保證自己的誠意了吧。不論四貝勒是否來找自己,賑災都是必行的,這個交換條件也是臨時起意,算是賺來的。

胤禛解下他腰間的玉佩遞給胡清:“好,我答應你。”

“胡清後日離京,如果有事,四貝勒可差人到開封的會朋居找清。胡清告退!”胡清站起身子對四阿哥抱拳,扭頭走出這間屋子。

轉過彎,先前接他來的那人仍將他原路帶出送入轎子,送回胡府。

開封“會朋居”屬胡家的生意,和京城會朋居一樣都是杭州會朋居飯店的分號,此時胡清正在會朋居後院的小樓裏。

三日前,雪已收購了市麵上所有的糧食,並已送入官府。

京城傳來消息,四阿哥派十三阿哥胤祥來協助她。胡清手中有胤祥的詳細資料: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生母為已故敏妃,有兩個胞妹:溫恪公主和敦恪公主。愛新覺羅。胤祥精於騎射,每發必中。詩詞翰墨,工整清新。擅通音律,尤其笛藝。臨危不懼,猝變不驚。磊落不羈,榮辱不驚。心思機敏,和四阿哥交好……現明為守衛圓明園八旗禁兵之督領,暗為密探營的總領,是康熙頗為倚重的皇子。其實幾年來,胡清對十三阿哥的舉動都是關注的,因為他是哥哥身邊最好的朋友,也因為他和胡清的另一層關係。

聽到有人叫自己“清兒”胡清抬頭看到了十三阿哥:同哥哥一樣的修長的身材,此刻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中。麵如冠玉,鼻若懸膽,黑色大氅和一身暗青色的錦袍為了趕路已經是風塵仆仆,可是黑漆漆的眸子卻不染半分塵埃迸出璀璨的星光,麵上帶著七分喜悅和三分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