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中除了地震、洪水、台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臭氧層變化、水體汙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生物炸彈”——蝗災
中國曆史上曾發生過多次蝗災,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今河北、河南、山東三省,陝西、山西、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也發生過多次蝗災。這些蝗災不但給曆代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地危害,而且引發了眾多的饑荒、疾疫乃至社會大動亂。因此,蝗災一直是中國從古至今要消滅的自然災害。提起蝗蟲也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們經常大麵積地出現,轉眼之間就能將作物一洗而空,所以蝗災是農業極具危害性的一種自然災害。蝗災和幹旱、洪澇在一起被人們稱為農業生產的“三大災害”。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幾乎都發生過蝗災。蝗蟲屬於直翅目,昆蟲綱、蝗科,蝗蟲體長約5~11厘米,身體一般綠色或黃褐色。咀嚼式口器。後足大,適於跳躍。蝗蟲種類很多,在世界上大約有一萬多種,僅我國就有300餘種。蝗蟲的分布範圍很廣,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但以東南亞和非洲最為普遍。每當蝗災爆發時,大量的蝗蟲聚集在一起,鋪天蓋地而來,所過之處,一片淒涼。1881年,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島遭受了最嚴重地一次蝗災,蝗蟲從北非一路襲來,它們停留在塞浦路斯島上產卵繁殖,對農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上萬公頃的農作物被毀之殆盡。在這場巨大的蝗災中,人們無論用火攻還是水淹土埋都無法阻擋蝗蟲的進攻,所到之處,一片植物被咬的“嚓嚓”聲音。蝗災唐貞元年(公元785年),我國隴海一帶發生蝗災,“東白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枕道”。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洛陽發生蝗災,“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父子兄弟夫婦相食,死屍載道”。1889年,紅海上空出現蝗群,約有蝗蟲2500億隻,蝗群飛過時聲振數裏,遮天蔽日,太陽也為之黯然失色。1979年美國密蘇裏河西部14個州的農田和牧場,都被蝗蟲覆蓋,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慘重。1988年,非洲的塞內加爾和毛裏塔尼亞境內,發生數十年罕見的蝗災,僅一群蝗蟲就可達1000億隻以上。從蝗災的形成和形式來看,可分為爆發性蝗災和慢發性蝗災兩種。爆發性蝗災主要是由一些具有爆發性、群集性和遷飛性的蝗蟲引起。這類蝗災一旦發生,不僅涉及麵廣,而且來勢凶猛,致災嚴重,典型的有沙漠蝗和東亞飛蝗等引起的災害。
慢發性蝗災主要是由地區性蝗蟲或其他非遷移性蝗蟲引起。這類蝗災大多發生在較小的地域範圍內,致災程度相對較輕,典型種類有中華稻蝗、西伯利亞蝗、意大利蝗等。而對農業危害最大的蝗蟲種類是沙漠蝗和飛蝗兩種。沙漠蝗是引發非洲蝗災的主要害蟲。它曾造成非洲受災麵積達2900萬平方公裏,禍及65個國家,占世界陸地麵積的20%,受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0%以上。1958年,索馬裏一場沙漠蝗災其擴散麵積達1000平方公裏,數量約有4億隻,一天就吃掉了相當於40萬人一年的糧食總和——8萬噸糧食。飛蝗分布在亞洲、非洲、大洋洲和歐洲的部分地區。飛蝗通常分為兩種生態型,即獨棲型及遷移型或稱“群居型和散居型”。獨棲型一般在傍晚稍有遷移習性,但對農作物危害稍輕。遷移型經常集成大群遷移,是嚴重的害蟲。蝗蟲從世界飛蝗各亞種的分布範圍看,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非洲飛蝗這三個亞種的分布範圍較為廣泛。從爆發頻率和致災程度來看,東亞飛蝗的發生最頻繁、成災最嚴重。從全球蝗災的構成成分來看,東亞飛蝗爆發與否,對蝗災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考證我國曆史上發生的940次蝗災中,有90%以上是由東亞飛蝗引起的。蝗蟲的繁殖能力驚人,每更新一代數量增長10倍,其飛行速度也十分地驚人,平均每小時能飛行4000米左右,能連續飛行幾十個小時。所以蝗蟲的危害之大讓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