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關鍵(2 / 3)

對平常修煉者來說,他人結嬰時的一刻是除登天外所經曆的第二聖果。

沒有人會放棄對他人結嬰的觀摩。

白羽卻對此機緣不然。

要知道觀察者若是悟性通靈,觀摩中會對自己的修行方麵得以不少的裨益。

既然老大一時半刻也不會收功,他也鄔自再次入定。

待到白羽修至金丹後期時,懸空的老道頭抵洞頂,就好像靈魂升天卻被什麼東西擋住了一般。

其實此刻的老道正在試圖衝刺出竅,受身軀的限製,元嬰還未曾離體,但也有著冉冉升起的趨勢。

能否突破,隻是個時間的問題。

旁觀的白羽也看出來了,隻須再多努努力,就得以晉級出竅之期。

倏地,一絲神念離體而出,並引導著元嬰向上升起。

這一刻在白羽的感知中,老道突破了元嬰的界限,進入了出竅期的高手之列。

遨遊於十裏綿山,他有種說不出的心細。

幾天時間後,他才神識歸體,從洞頂降行。

也真是奇怪,都神識離體了,肉體竟然還能久懸不斷。

也不知道是不是好的兆頭。

是那一般的激動!當他看到一旁的白羽時,老淚縱橫。

蒼老的雙眼,流露出的是涕零感激的神韻。

白羽又似乎明白了。

無語。

投報感激的仍然是感激。

白羽感激他救自己一命,老道感激白羽讓他悟通了些許的生命。

連躍兩級而達出竅之境。

相抱。

是父子之情?是師徒之情?抑或是英雄相惜。

深層的回味,恬淡的微笑。

全部盡在不言中。

相對而坐。

在這一刻,老道雖然很想繼續探知生命的奧秘,但他也自知到此為止。

不單因為他非貪婪之人,更因為他知道過多的索取未必是好事,甚至帶來的是隕滅與幻境的災難。

適可而止才為明智之選。

能突破元嬰而飛躍出竅之境是他從未幻想過的,能有今天的際遇他已知足了。

想到了這些,原本蒼老的雙目亦清澈了許多。

“你知道嗎?幾百餘春秋前,我已修到結丹境了。但這些年卻了無寸進。是因為我始終無法忘懷我的空兒,無法忘懷空兒臨死前空冥的眼神!”他的眼淚就如同他的感情那麼悲傷,劃著淒苦的弧線淌在石桌上。

“當年,空兒和人拚鬥之時我並不知道。當我從遠方雲遊歸來時,空兒隻強流一氣,把他收養的義女交到我手就含恨而去!”嗚咽聲。

想不到調戲魔縱的老道談及自己的苦兒再沒有半點的自禁。

“我知道,空兒畢生的心願即是一窺天道,進階仙府。在他三十歲時就已修到了辟穀的境界。在地鳴星上這已是驕人的成績了。但他我為什麼就那麼不愛惜自己的身軀呢?為什麼不等我回來就與人拚鬥而含願而去呢。難道他有什麼苦衷?他又不是不知道修成了元嬰毀了肉身還有修散隕滅神的機遇,為何與人拿辦拚死呢?”哪裏還是石林外戲戰三魔的老道,分明是愛子情深、思子心慟的平常父親啊。

人這脆弱的一麵。

“他怎麼就那麼糊塗呢?為什麼就不能等等我呢?他有什麼事非得自己一人抗下啊?他不知道他還有這個老父親啊?直到他和人拚死之後我都不知道他有什麼冤屈,更不明白這其中的原委。留給我的隻是一個七歲的孤女。我更不知道他的死是否和她有關!”“之後我就陷入了無盡的淒苦自責中。但孩子是無辜的。沒有顧慮好空兒已無顏麵對他地下的母親,再不顧慮好依依,在地下我更無顏麵對他們母子!”話至此刻,白羽注意到老道的眼神裏是那麼的迷惑,似乎一個垂死掙紮的落水者絕望的呼喊,卻得不到半點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