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求人人動手。“爭當實幹家,不當觀察員”,千萬不要一看到某些學生在操作上有點錯誤,教師就急於越俎代皰,這樣易造成學生的依賴性,應該誘導、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糾正錯誤,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4)因地製宜、創造條件,適當增加實驗內容和實驗次數。
如《硫、硫酸》一章的教學,在第一節教材中,就增加了硫蒸氣和氫氣化合的實驗;在第二節教材中,增加了用啟普發生器製取硫化氫的實驗,H2S和SO2、H2S和碘水、SO2和溴水的反應試驗;在第四節教材中,增加了9個常見離子反應的試驗。這樣做,增加了學生的動手機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5)嚴格遵守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是上好實驗課的保證。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從初三開始,就製定了一整套實驗室規則,張貼宣讀,嚴格執行,這對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和培養學生優良品德、好的習慣等,是極其重要的。實驗開始要求學生謹慎地檢查儀器、藥品,實驗中除認真觀察以及伴隨實驗積極思維外,還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愛護儀器,注意安全,在鍛煉技能技巧的同時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實驗後正確對待結果,出現問題要勇於探索,未做成功的實驗必須重做。隻有嚴明紀律,方能培養學生規範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實驗作風。
(6)重視實驗習題課,引導學生正確設計實驗。
實驗習題課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的良好機會。作法是先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實驗方案,教師再檢查、綜合,在課堂上分組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從而選擇出“最佳方案”,同時也允許學生堅持自己的方案,在課後安排這部分學生單獨做實驗。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又不使實驗方法複雜,實驗室難以準備,效果較好。
(7)讓學生上台做演示實驗。
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講課時,有意識地把某些實驗讓學生到講台上演示。學生做實驗時,教師在一旁檢查學生安裝操作情況,糾正錯誤,結束時及時總結。起初讓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上台演示,顯然這些學生沉著老練,操作熟練。後來在這些同學的啟發帶動下,多數同學都敢於上台做實驗,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學生反映說:“如果在台上做錯了,老師同學都看著,對自己刺激很大,印象很深,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因此以後再也不會出現這種錯誤了。”
結合化學教學實際,開辟“第二課堂”,是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良好途徑“第二課堂”是化學教學理論聯係實際的陣地,是拓寬學生視野,培養與發現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此,把“第二課堂”看做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列入教研活動計劃之中,利用課外各種機會來滲透實驗教學的各種要求。做法是:
(1)開放實驗室實驗室是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的主要場所,允許鼓勵學生在科技活動時間和自由活動時間,到實驗室重作一些實驗,這樣就解決了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未解決的問題,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實驗操作能手,做到了“優生優培(育)”。
(2)指導學生開展課外實驗活動
每年都組織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吸收一些學習成績較好、肯動腦筋、做事認真的化學愛好者參加。活動的內容多樣化,其中化學實驗占了相當的比重。實驗輔導活動程序是:認識所有中學階段的實驗儀器→基本操作→簡單實驗→複雜實驗→低年級實驗→補充實驗→課外實驗→高年級少量實驗。通過輔導,使學生的實驗水平達到基本要求以上,成為班級的學習和實驗骨幹。為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小組成員學會表演一些趣味較濃的“魔術”實驗,如:涼水燈,滴水生煙,變色噴泉,水中花園等。小組成員還用化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如:快速除水垢,巧洗墨跡,自製汽水,眼鏡粘接等。
改革考試方法,把動手操作能力列入考核內容,是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化學實驗內容的考試,過去隻用“答卷”一種形式,不利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把化學實驗筆試的方法初步改為實驗室開堂考試,把化學實驗的考試作為一個獨立的內容。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由教師寫好實驗題目,包括答案和評分標準,先由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反複練習,認真準備,要求不但掌握實驗操作的技能,而且還要熟練掌握評分標準。然後經老師鑒定合格者,方可作為“小先生”,最後運用抽簽麵試的方法去考查其他同學。根據考生操作的熟練程度和口頭表達情況,作出評定。對於不能認真執行評分標準的“小先生”,取消其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資格。這樣既鍛煉了小組的同學,又調動了廣大同學動手實驗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