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並趨向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潑的心理成分,是學習動力最重要的源泉。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且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對化學實驗現象所產生的驚奇感,積極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在指導學生做金屬鈉與水反應這個實驗時,可利用這個實驗新奇有趣,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對實驗現象的極大關注,由此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因為這些新的刺激攪亂了學生原有的認識,使他們感到困惑不解:①金屬鈉的新切麵為什麼與它的表麵色澤不同?②金屬鈉為什麼浮在水麵熔成小球狀?③鈉球為什麼會在水麵不停地遊動且發出嗤嗤的聲音?④滴了酚酞的水溶液為什麼會變紅?學生通過觀察到的現象,便會積極思維,找出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教師可利用這些生動、鮮明、新奇、有趣的實驗對學生所產生的刺激,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充分利用學生的驚奇感,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在認識過程中,思維實現著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轉化,使人們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從而構成了人類認識的高級階段。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和指導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學生對實驗現象所產生的驚奇感,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當學生在進行鈉與水反應這個實驗時,觀察到了上述四個實驗現象,這時,學生便會處於一種“憤、悱”的心理狀態,急於想弄懂產生各種現象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積極翻閱教材,緊張地進行思維,主動地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這時,教師不要將自己的思維成果轉讓給學生,而應引導學生發現真知。隻有在學生感到困惑時,才給以“點撥”、“誘導”,以收到恍然大悟的思維效果。
(3)充分利用學生的驚奇感,引導學生進入“角色”
化學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對學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化學實驗是教師進行化學教學,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的最好途徑。因此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既是教學所必須,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直接的手段。學生對化學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會產生驚奇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這有利於教師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例如:當教師在講到氫氧爆鳴實驗時,學生一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就感到驚奇,想上講台試一試,自己是否也能像老師那樣做出這種效果。這時,教師便可利用學生的這種驚奇感,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為什麼氫氧混合氣體點燃時會產生爆鳴聲?要達到這種效果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應該怎樣?進而順推到實驗室製備氫氣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了“角色”。
學生的求知欲與化學實驗教學求知欲是一種強烈希望占有知識的欲望。它是理智感的基本形式,也是興趣的基本構成部分。它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必不可少的前提,更是創造性學習的重要保證,科學探索的基本素質。
由於化學實驗課的特殊性,學生最初嚐試實驗時,都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希望解釋實驗中出現的千奇百怪的現象,獲取更多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希望掌握化學實驗技能技巧。因此學生最初總是帶著一種興奮性的情緒參與實驗。作為一名化學實驗教師,從開始實驗課教學時,就應該充分利用學生這種強烈的求知欲,提高實驗課的質量。
(1)保護和鼓勵學生的求知欲由於化學實驗自身的特點,學生開始一般對它都比較感興趣,不僅喜歡做化學實驗,喜歡探索化學實驗中的各種現象,而且還有點樂此不彼。不過這時的求知欲並不具有穩定性,它是由直覺性情感在支配,如果教師不善於保護與鼓勵,求知的火花就可能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