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哲學家、數學家和散文家,法國人。他於1623年6月19日出生於克萊蒙費朗。帕斯卡的父親曾在稅務法庭任職,並對數學很有研究。這對帕斯卡的影響非常大,以至於使帕斯卡從小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6歲那年,帕斯卡參加了巴黎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小組(巴黎科學院的前身)。

帕斯卡於1631年隨全家移居巴黎,在巴黎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小組的活動中,用兩年的時間寫成了《圓錐曲線之幾何》一書。之後,年僅17歲的帕斯卡開始在數學界嶄露頭角,得到了著名數學家笛卡兒的高度評價。

1641年,帕斯卡又隨家移居魯昂。1642-1644年,在幫助父親做稅務計算工作時,帕斯卡發明了加法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器,目前陳列於法國博物館中。

1610年帕斯卡接受了宗教教義,但仍致力於科學實驗活動,到1653年之間,帕斯卡集中精力進行關於真空和流體靜力學的研究,取得了一係列重大成果。

1647年他重返巴黎居住。他根據托裏拆利的理論,進行了大量的實驗,1647年的實驗曾轟動整個巴黎,他自己說,他的實驗根本指導思想是,反對“自然厭惡真空”的傳統觀念。1647-1648年,他發表了有關真空問題的論文。

1648年,帕斯卡設想並進行了對同一地區不同高度大氣壓強測量的實驗,發現了隨著高度降低大氣壓強逐漸增大的規律。在之間的幾年時間裏,帕斯卡在實驗中不斷取得新成就,並且有多項重大發明,如發明了水壓機、注射器,他還改進了托裏拆利的水銀氣壓計等。

1649-1651年,帕斯卡與他的合作者皮埃爾一起詳細測量了同一地點的大氣壓強變化情況,成為利用氣壓計進行天氣預報的先驅。

帕斯卡從1651年開始總結他的實驗成果,到1654年寫成了《液體平衡及空氣重量的論文集》一書,1663年正式出版。之後帕斯卡轉入了神學研究,他於1655年進入神學中心披特壘阿爾。他從懷疑論出發,認為理性和感性知識都不可靠,從而得出了信仰高於一切的結論。

帕斯卡逝世於1662年8月19日,終年39歲。

帕斯卡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物理學和數學方麵所做出的貢獻,在科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帕斯卡有很深的的數學造詣。除了對概率論等方麵做出的卓越貢獻外,最不朽的是聞名於世的帕斯卡定理——他在《關於圓錐曲線的論文》中提出的。帕斯卡定理是射影幾何的一個重要定理,即“圓錐曲線內接六邊形其三對邊的交點共線”。

在代數方麵,他發表過數篇有關二項式係數及算術級數的論文,發現了二項式展開式的係數規律,即著名的“帕斯卡三角形”(在我國稱“楊輝三角形”)。他與費馬合作建立了概率論和組合論的基礎,並得出了關於概率論問題的一係列解法。他研究了擺線的問題,得出了不同曲線麵積和重心的一般求法。他還計算出了三角函數和正切積分,並最早引入了橢圓積分。

在物理學方麵,帕斯卡的成就最為卓著。他最重要的貢獻是在1653年首次提出了“帕斯卡定律”。該定律指出:“加在密閉流體任一部分的壓強,必然按照其原來的大小由流體向各個方向傳遞。”現代的所有應用著的液壓機械,都是對帕斯卡定律的實際運用,特別是近幾年來,液壓科學又以更先進的麵貌應用於現代科學技術之中。

另外,壓強的國際單位也是以帕斯卡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