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1635-1703年)英國實驗物理學家,儀器發明家。1635年,他出生在英格蘭懷特島的清水村。從小體弱多病的胡克心靈手巧,喜歡擺弄機械,自己製作過木鍾和可以開炮的小戰船等。1653年,他到牛津大學作工讀生,並於1663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胡克於1655年成為玻意耳的助手,因為他優秀的實驗才能,1662年就被任命為皇家學會的實驗主持人,為每次科學家們的聚會安排三、四個實驗,1663年獲得碩士學位,同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正式會員,並兼任學會圖書管理員和陳列室管理員。1665年,被格雷姆學院聘為幾何學教授,1667-1683年任學會秘書並負責出版會刊。優良的工作條件使他在當時自然科學的前沿(如機械儀器改製、重力、彈性、光學,以及生物、化學、建築、地質等方麵)作出了許多貢獻。1703年,胡克逝世於倫敦。

作為17世紀英國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胡克在光學、力學、天文學等許多方麵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由他設計和製造的科學儀器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胡克在光學上是光的波動說的支持者。他於1665年提出了光的波動說,他認為光的傳播與水波的傳播是相似的。1672年,胡克進一步提出了光波是橫波的概念。在光學研究中,胡克更主要的工作是進行了大量的光學實驗,特別是致力於光學儀器的研製。他發明製造了顯微鏡、望遠鏡等數種光學儀器。

在力學方麵,胡克的貢獻最為卓著。他曾經為研究開普勒學說取得了了重大成就。他在探討萬有引力的過程中第一個發現了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規律。1662-1666年,為了研究引力可以提供約束行星沿閉合軌道運動的向心力這個問題,胡克做了大量的實驗工作。他支持吉爾伯特的觀點,認為引力和磁力是類似的。胡克還曾於1664年指出彗星靠近太陽時軌道是變彎曲的。為了尋求支持物體保持沿圓周軌道運動的力的關係,他作了大量的實驗。1674年,他從行星受力平衡的觀點出發,根據經過修正的慣性原理,提出了行星運動的理論,並在1679年給牛頓的信中正式提出了引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觀點,但因為缺乏數學手段,非常遺憾地沒有得出定量的表示。

胡克一生中最重要的發現是胡克定律(彈性定律),這也是力學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直到今天,仍是物理學中的重要基本理論。胡克定律指出:在彈性範圍內,彈簧的彈力f和彈簧的長度變化量x成正比,即f=-kx。k是物質的彈性係數,它由材料的性質所決定,負號表示彈簧所產生的彈力與其伸長(或壓縮)的方向相反。為了證明這一定律,胡克做了大量的實驗,其中包括由各種材料所製成的各種形狀的彈性體。

另外,胡克對生物學、天文學等方麵也有貢獻。他曾用自己製造的望遠鏡觀察了火星的運動。用自己製造的顯微鏡觀察植物組織,於1665年發現了植物細胞(實際看到的是細胞壁),並將其命名為“cell”,至今仍被人們使用。

胡克的發明、發現和創造是非常豐富的。他曾經協助波義耳發現了波義耳定律。他曾經發明過發條控製的擺輪、空氣唧筒、輪形氣壓表等多種儀器。他還同惠更斯各自獨立發現了螺旋彈簧的振周期的等時性等。除此之外,他還研究過雲母的顏色、肥皂泡的光彩等諸多光學問題。

客觀的說,在力學和光學方麵,胡克是僅次於牛頓的偉大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