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微生物學的奠基人(2)(3 / 3)

自從青黴素發明以來,許多致病菌都有了克星。但是青黴素並不是萬能的,它對另外的許多致病菌無能為力,許多致病菌仍然逍遙法外,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1944年,即青黴素已經大量工業生產以後,為了對付結核菌對人類造成的危害,美國細菌學家瓦克斯曼在放線菌中尋找抗生素並取得成功。他從土壤中分離出一種灰色鏈黴菌,這種菌可以產生一種抗生素,它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鏈黴素,瓦克斯曼因發現了鏈黴素等多種抗生素而成為現代抗生素的鼻祖。

青黴素和鏈黴素的發現為抗生素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道路,各種各樣的新抗生素陸續出現了。氯黴素、金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紅黴素、慶大黴素、爭光黴素等等,像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要發現一種新的有效的抗生素,需要經過許多科學家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工作。在每一個有效的抗生素的名字後麵,都凝結著科學家的大量心血。像金黴素的發現,是在研究了3400個含有無數菌種的土樣後,才取得的。而土黴素則幾乎收集了從赤道到兩極各地區的千萬個土樣,才分離出來的。至於經過無數分離仍然不能獲得有效結果的泥土標本,則是無法計算的。

世界上已經分離成功了2500多種抗生素,在臨床應用上比較廣泛的有50多種。這些抗菌素大部分都是由放線菌產生的,其中的許多生產菌都是我國的微生物學家自己找到的。現在世界上臨床常用的抗生素品種,我國基本上都能生產。我國遼闊的土地上,肥沃的土壤裏蘊藏著許多世界上獨有的抗生素菌種。如從貴州取來的土樣裏分離出抗菌素萬一巧菌,它可以產生萬古黴素,可以抗擊已經對青黴素產生耐藥性的葡萄球菌。來自河北正定縣土壤中的菌種能產生治療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的有效藥物,它被命名為“正定黴素”。

隨著抗生素科學的發展,人類對抗生素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現在知道不僅黴菌、放線菌,就是細菌乃至一些動、植物都能分泌抗生素。

抗生素是如何製服細菌的呢?

細菌的生命活動也要進行許多新陳代謝的反應,它的生命活動有其自身的規律,在它們的身體內部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小零件”。如果破壞了它的生命規律,或者破壞了它的一個“小零件”,阻止它的一個代謝反應的正常進行,都會破壞細菌的整體,使細菌死亡。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主要有阻礙細胞壁的合成;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幹擾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由此可以使細菌在生長中不能形成細胞壁而大大降低生活力,或使細菌的細胞膜受損,胞內重要物質流失而使細菌死亡,或使細菌的重要的蛋白質和核酸不能合成而使細菌不能生長。有的抗生素能抑製細菌體內核酸或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菌自身缺乏原料而死亡。像青黴素就是通過破壞某些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使細胞破裂而死亡。

抗生素雖然可以殺死細菌,但長期使用,也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另外,有的抗生素對人體有嚴重的副作用。如青黴素不經皮試而注射,容易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鏈黴素會引起耳聾,氯黴素可以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所以在使用抗生素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科學的態度使用,不可亂用、濫用。

現在,人們還在不斷地尋找著新的抗生素,以對付癌症、艾滋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