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人山人海!我向後望了一眼,那些來回晃動著的頭顱,根本就看不到盡頭!這個戲院也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容納的人也是非常的多,據我粗略估計,至少有應該有兩萬人以上。
可奇怪的是,自從來到這裏以後,我卻沒有聽到一絲的吵鬧聲音;要不是戲樓正麵那幾個人不時發出“往後滾”“小心老子抽死你”類似的話語,整個戲院絕對是十分安靜的!
突然,戲台上本來吊著的幕布,從兩邊慢慢並到了中間。而隨著樂器聲音響起後,整個地方瞬間全部安靜了下來。就連之前那幾個凶神惡煞的黑衣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戲台之上。
我倒要看看,莫名奇妙來到此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其實我現在心裏有沒底,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出現在這裏,能做的也隻是靜觀其變了。
此時的鑼鼓聲,正是意味著接下來就要正式開場了!而它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要提醒周圍的民眾,甚至是提醒旁邊村落裏還未知曉情況個民眾們,表演馬上就要開始!
而我從身邊人的低聲的言語中也地明白了一些情況,此時台上準備演繹的正是當地的戲劇秦腔。而作為秦腔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開場鑼鼓!但我從爺爺那裏得知,秦腔一脈在現如今已經似乎與過去有些不同,就連開場的鑼鼓轟鳴也漸漸連人們而去;可見,曆史的一些遺產,如果不加以保存利用,那麼很可能在未來,都是煙消雲散。
而隨著鑼鼓聲不斷想起,我刻意向周圍人詢問,他們告訴了我更多不知道的事情。他指著那個戲樓前異常跋扈的貴人說,他那個位置是整個戲園內最好的位置,稱為官座;而他身旁稍微矮了一些的座位,也就是那些黑衣人的位置,被稱為散座!而戲台兩邊那些高齡儒生的位置,卻是稱作釣魚台,地位必定是低了那些官爺好多。不過,最為下等的,也就是我們旁邊簇擁的眾人,根本連位置都沒有。
那人還告訴我,其實按正常情況,散座的數量遠遠不止這些;但那些黑衣人為了顯示自己的位置高人一等,居然硬是強迫戲院隻設幾個散座,其他人都要站著聽戲。
“居然有如此蠻不講理之人!”說道此處,我內心燃起來烈火,對那幾個人可謂是深惡痛絕。
可那人無奈地歎氣,自古民不與官鬥,不然隻是無謂的犧牲而已!看他的樣子根本就是已經習慣了被欺壓的生活,我的內心還是十分痛楚的。想想我本來已經生活在一個盛世太平之年,也就心滿意足了;和他們相比,我確實算得上非常幸福。
大約半個時辰後,台上幕後的鑼鼓聲才終是告一段落,大幕徹底拉開!從後麵娓娓飄出一個素衣女子,青蓮碎步,搖曳在整個台麵,可她始終都是背對著我們,讓我感到奇怪。
爺爺過去也在小人書上給我講過秦腔,但當我真正見到時,才發現書上終究與現實中沒有可比性!雖然我根本聽不懂台上在唱什麼,但周圍觀眾那異常興奮的模樣,讓我切實體會到他們對於秦腔的熱忱。
當那戲子轉過頭的時候,我才看到,她的臉譜可謂是活靈活現,眉毛纖細、朱唇微含,端得是一副美人坯子。抑揚頓挫的聲樂交織於淒婉的唱腔下,完美的秦腔就徹底在我們麵前上演了。
“停停停!唱了些什麼玩意兒,我們主子說了,要聽寶蓮燈!!”在所有觀眾都齊齊叫好的時候,一個極不協調的聲音在台下響起,可不正是戲台前散座上的黑衣人麼!
反觀官座上的正主,橫坐在椅子上,如同牛飲一般,不停消耗著桌麵上的酒水。瞧他側著的那副嘴臉,很明顯心思根本就不在戲台之上。
台上的戲子明顯定了一下,可幕後的音樂卻仍然在持續地響著;不多久,那戲子便再次隨著樂器聲唱了起來。不一會兒又從台麵之後走出幾個身穿戲服之人,他們的臉譜也是畫得各有異處!
台上演繹的極為生動,這些戲子在台上不時傳出幾聲嘹亮的吼叫,在我看來,正是對之前那些黑衣人無言的反抗!
“你們是聾了麼?”就在這時,台下散座上的一位黑衣人,突然拿起身邊的馬鞭直直朝著台上抽了過去,而那方向這時台上第一位出場的女子!
那鞭子確實夠長,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直打向了那個戲子!而且那個方向,不是別處,正是她的麵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