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演武場(一)(2 / 2)

虎狼般的士兵們在歇斯底裏的吼聲中漸漸的慢下動作來,看得大家滿頭大汗的樣子,蕭明知道這些士兵們一定是身負重甲造成了體力的流失,這樣的重甲兵雖然在防禦能力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一旦戰事僵持下來,他們的機動性就會處於下風,若是在烈日炎炎的時節作戰恐怕會更加的承受不住。

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這魚和熊掌是不能夠兼得的,古代的冶鐵技術還沒有現代的發達,能夠提取出來的具有良好防禦性的金屬材料多是厚重不堪,這也是限製古代步兵作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趙頊雖然久居深宮,但是對於這練兵之道好像也有些了解,見士兵們個個大汗淋漓,疲勞不堪,這才給鍾諤做了個手勢讓他將這浩浩蕩蕩的重甲兵給停下來,他可不想把自己這些西北精銳給搞殘了。

其實在演示了弓箭手的射擊和重甲步兵的防禦後也就沒有必要再將一直作為大宋軍隊痛處的大宋騎兵拉出來了。大宋的騎兵在大宋軍隊的編製中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大宋的戰馬十分矮小,不如西夏和北遼那樣的剽悍雄壯,而西夏和北遼皆是遊牧民族,將士們個個擅長騎射。此外戰馬的給養也是個久久困擾著大宋統治者的問題,西夏和北遼作為遊牧民族他們的戰馬可以逐水草而養殖,這些戰馬平日裏不用給它們找食物,它們隻需要吃吃水草就可以了,但大宋是農耕的民族,如果大規模的飼養戰馬的話會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

麵對善騎的勁敵,宋朝也有人主張發展騎兵,但這種主張不占主導地位,宋朝總的對策還是以步製騎.因為組建騎兵需要大量馬匹,而宋朝的馬匹主要是通過與貿易得來,需要耗費巨大的投資.

“計一騎之費,可贍步軍五人”,這是許多官員反對發展騎兵的重要理由.由此可見大宋要像大規模的供養戰馬實在是個不小的開銷。本來自身又不善騎射,何必要浪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呢,還不如將這些精力投資到自己擅長的步兵上麵去,這是宋代統治者們普遍的觀點。

這樣尷尬的問題是個宋人都應該知道,這不趙頊也沒有難為鍾諤,知道自己大宋的騎兵不行,這也就沒有要鍾諤硬生生的拉出來了。

鍾開宇雖然知道這騎兵是大宋的一處傷,但是作為常年在外策馬崩騰的他來說還是挺希望看見戰馬的,這便對蕭明道:“兄弟,你怎麼看?”

蕭明也沒沒當真隻是隨便的搭了鍾開宇一句:“我覺得大宋能否擁有完整的騎兵體係隻是時間問題”。

“這麼說你有辦法?”

“嗯,可以這樣說”

鍾開宇一聽蕭明有了大規模組建騎兵的辦法,哪裏還沉得住氣,立馬站起身以軍營中的下屬對上級的說話方式對外麵的鍾諤高呼道:“鍾大人,蕭明有辦法組建騎兵!”

“你......?”鍾諤有些生氣了,眉頭緊鎖怒斥著鍾開宇道:“你們懂些什麼!”。這騎兵是大宋來朝曆代的通病,試圖革新的人不在少數,可是他們沒有一個成功了,今日見蕭明說有辦法解決,豈能不生氣,這組建不成功是小,惹得皇帝不高興那就壞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