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皇帝的苦惱(2 / 2)

告別了五人後,蕭明和夢璃依舊安原定的計劃騎著馬兒優哉遊哉的往汴京遙去。

......

禦書房內

趙頊正在愁眉苦臉的翻閱著巡鹽禦史昨天遞上來的關於上半年幾個月的地方鹽稅的賬本。往年的鹽稅賬本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可是今年的賬本卻看的趙頊心驚膽戰。

上麵寫著上半年官方產鹽量為三億斤,按照往年的數據顯示的話這三億斤官鹽應該得到稅收三千多萬貫,可這賬本上竟然寫著一千五百多萬貫,比原來少了近一半,那麼這剩下的一千五百多萬貫去了哪裏呢?

趙頊百思不得其解,本來還曾懷疑過擔心是朝中的巡鹽禦史中飽私囊了,可這和地方上報的結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問題不是出在了中央而是在地方。

課稅關係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尤其是鹽稅更是占了所有課稅的一半以上,在所有的稅收項目中鹽稅占了大頭。可如今這大頭出現了狀況,將直接影響到大宋政府的財政收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旦大宋的財政收入急劇下降,那麼朝廷將無力奉養軍隊和官吏。若是一些地方再出現些什麼天災人禍,而朝廷又拿不出錢來賑災,勢必會激起地方百姓暴動。

這可是撼搖江山社稷,國家根本的大事啊。趙頊踩操碎了心,本來想著自己繼承了先帝的重任,更應該勤勉自己,每一步決策都慎重再三,不可讓大宋的江山社稷湮沒在自己的手裏,不但如此還應該繼往開來,重用有識之士,鞏固疆土,驅除韃虜。可這才剛剛繼位半年不到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怎麼不叫他心亂如麻,感覺愧對先帝。

趙頊像隻沒頭蒼蠅一樣在皇宮裏轉來轉去,不知如何是好。可能是有了先前微服出巡的經驗,趙頊總是感覺皇宮外麵的空氣比這宮闈深牆中要來的清爽些。

於是乎,趙頊不知不覺的就走到了寢宮,帶了個負責更衣的小公公換上了衣服便溜達出宮去了。

對於長時間呆在皇宮內的趙頊來說,哪怕是僅隔著一道圍牆的汴京城大街對於他來說依舊是陌生而新奇的。大街上的熱鬧景象,趙頊也隻有隔著宮牆遠遠的聽見過。皇宮裏雖然寧靜些,但聲音卻是千篇一律,除了“聖上臣有本啟奏!”便是“臣妾給聖上備好的您最喜歡吃的桂花糕!”

總之,趙頊很討厭這樣的生活,雖然在自己心中清楚自己要做一個勵精圖治之的皇帝,可這朝堂瑣事,庭院深深,真的讓趙頊感到過厭惡。

想想趙頊,也就是個二十歲的孩子啊,放到現代來也就是個大二學生的。一個大二學生該幹什麼,那是躲在寢室打遊戲,牽著女朋友的手到處浪的生活啊。

可趙頊卻不得不將自己那顆充滿狂野的心收起來,像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兒一樣,成天坐在大殿上、書房裏聽著那百無聊賴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