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兩杆長矛,三把大刀一致向著他招呼過來,他根本不避無可避,隻是眨眼之間,刀槍入體,氣絕身亡。
在禿發樹機能死後,本來就已經陷入混亂的鮮卑將士更是心中驚懼,之前麵對漢軍的進攻,還能略作抵擋,現在更是連抵擋的念頭都沒有了,在明明知道逃生無望的情況下,許多鮮卑將士再也顧不得尊嚴,紛紛向漢軍乞降,他們知道隻要投降,他們肯定落不了好處,最好的情況也是成為奴隸,然而對他們來,能夠多活一日就算一日,哪裏還管得了其他?
這一場戰鬥從禿發樹機能下令攻城開始,到戰鬥的最後結束,經曆了不過一個時辰的工夫,在這一個時辰中,漢軍殺死了約一萬二千名鮮卑士兵,俘虜七千餘人,至於鮮卑的那些將領們,包括禿發烏孤在內的勳貴子弟盡皆被殺,無一得以逃脫。
對於那些投降的鮮卑將士,劉和依舊按照既定的對策,命人將他們分散開,然後押解到邊疆地區修造城池,或者到內地充作河工,或者將其送入工官之中做工,然後利用他們所生產的器物換取財帛。
對於那些鮮卑人來,這並不公平,這是他們命運的沉淪,然而這世上又哪裏來的絕對公平呢?之前大漢對異族實行羈縻政策,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引來異族不斷的攻擊,不要是他們遇到水旱之年,即便是在平常的時候,異族也沒少針對大漢,所以痛定思痛,與其長痛,不如短痛,還是將一切罪惡一起扼殺吧。
“雖然這樣一來對異族十分殘忍,即便是國內都有許多不一樣的聲音,然而為了族群的長遠發展,為了江山的萬年永固,為了我華夏的萬載和平,我寧願將這一切罪惡都獨自承攬!”
這話劉和並沒有對誰起過這話,可是他朝中有許多人物都能看懂他的內心,盡管反對的聲音也不少,然而他卻依然義無反顧的這樣去做。
大漢開元三年,春二月,劉和統率諸路大軍,於遼東城下大破鮮卑禿發部兩萬餘人,殺其首領禿發樹機能以下貴族數百人,軍士一萬二千餘人,俘獲七千餘人,至此為止,為禍一百五十餘年,在曆史上的影響更是多達數百年的鮮卑勢力被從華夏大地上連根拔除,至於其部族老巢,早就被劉和的討北大都督徐晃率軍攻破,從此之後,鮮卑成為曆史。
消息傳來,下震動,異族聯盟盟主成吉思汗聞聽消息,久久不發一聲,常常歎息道:“看起來這個劉和,不把我等徹底消滅絕不甘心啊,傳令下去,各族各部盡皆遷徙到大軍駐紮之處,凡是七十歲以下的老人,還有十二歲以上的孩子盡皆應征入伍,即便是健壯的父女,也讓她們進入營中修築營寨,為今之計,我們隻要竭盡全力,殊死一搏,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否則的話,一旦劉和獲得喘息之機,以大漢十二州數百萬人口的強大根基,我們最終將盡皆覆滅,沒有絲毫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