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聖駕至(二)(1 / 2)

是日晨起,高府眾仆便張燈結彩,似年節般熱鬧。高墉亦早早起身,焚香沐浴,等待聖旨。

已時三刻,門吏匆匆來報:“有中書舍人來降旨,請老爺、公子至門廳接旨。”

高墉忙攜高益、高慧、高融至門廳跪接。中書舍人黃卓笑盈盈的入了高府,至北院正廳朗聲宣旨。宣畢,高融上前跪接,並雙手捧旨至香案,行三叩九拜大禮,方成。黃卓笑對高墉道:“高大人賀喜了,令郎前途無量啊。”言罷,亦不曾飲茶,便離開了高府。

送走黃卓,高墉長籲一口氣,拍拍高融肩膀,道:“叔達,自今日始,你便是入仕了。從事中郎雖非高階,卻是陛下近侍官,日後你常伴君側,行事要多加思量,切莫草率魯莽。”

高融應聲點頭。高墉又轉頭對柳氏道:“往後你就過來和夫人、孩子們一道用膳吧。”

柳氏似乎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便直直地盯著高墉,似在詢問又似質疑。高墉見其這般神情,便笑著對柳氏點頭示意。柳氏這才回過神來,連聲答“是,是,謝主君。”

於高府做妾十幾年,除了年節,柳氏與呂氏從未至正廳用膳,府中隻有未婚子女方可跟著老爺、夫人同桌進膳。此刻老爺允其至正廳用膳,柳氏心內明白,這便是老爺予了大體麵。

“微雨瀟瀟,秋風習習,片片梧桐墜。翠葉藏鶯,斜徑陳紅,妾應何處歸。”窗下,禾邊撫琴便吟唱。三個月來,禾日日撫琴譜曲,滿腹情思皆化做了相思曲。

高玲迫不及待地到了後院,欲將高融入仕之訊告知於禾。入得後院,高玲便聞禾撫琴而歌。

高玲放緩了腳步,繼而立於院中不再入內。與禾相處近一年,高玲亦慢慢了解禾,其亦知禾心內苦楚,卻無可奈何,漢家女子,在家從父,出門從夫,綱倫不可逆。

“二娘子,怎得不入屋內?”汪氏自廚房端了一碗粟米羹出來,恰巧瞧見高玲,便問道。

高玲頗覺尷尬,笑了笑道:“方才聞嫂嫂撫琴,不想擾了她。”

汪氏笑道:“二娘子快隨我一道入內,我給您也盛一碗。”

見高玲與汪氏一道入了內來,禾起身離了琴案,過來拉著高玲之手,道:“阿妹來的正好,我昨日擺了個棋局,便待你來解了。”

高玲一聽解棋局,忙不迭擺手道:“好嫂嫂,就饒了我吧,那次為解你棋局,害我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用了三日方才破了局。”

禾笑著輕輕點辛玲額頭,道:“你呀,聰慧過人,不過是欲偷懶罷了。”

高玲撒嬌似的搖晃著禾之手臂,道:“嫂嫂,我來是要告訴你,三阿哥被皇上破格錄了從事中郎,方才中書舍人來宣了旨,明日哥哥就要入仕上朝了。”

禾聽高玲言罷,心內歡喜,笑道:“叔達智勇雙全,入仕之後必將有所建樹。隻是平城離洛陽千裏之遙,日後三姨娘再欲見其,卻是難了。”

高玲咯咯笑出了聲,道:“嫂嫂,你果然是神算子,璃姐姐出嫁之前你道陛下南伐許是為遷都,如今真真是應驗了。陛下已下詔,遷都洛陽城,父親如今升任副督造,協助隴西公李衝大人修繕洛陽宮呢。”

禾抿嘴一笑,道:“我那是隨口一,巧合罷了。”二人正嬉笑著,吉祥掀簾入內,道:“娘子,三公子來了,於院中等候。”辛玲聞言,拉著禾便往屋外走。

高融每每見禾,總是會先恭恭敬敬的行禮問候,今日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