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Julius von Sachs,1832~1897)是實驗植物生理學的奠基人。他於1832年10月3日出生在波蘭一個貧困的藝人家庭。在薩克斯小的時候,他父親在一家工廠裏做雕刻師,雖然這位雕刻師頗具藝術天才,可是掙到手的錢卻難以保障全家人的衣食需要。幾年之中,薩克斯他們八個兄弟姊妹有五個相繼夭折。貧困憂愁的父母把希望和未來全都寄托在活著的孩子們身上。少年的薩克斯在父親的熏陶和影響下,逐漸顯現出來一點兒繪畫的天賦。他還對大自然懷有濃厚的興趣。但是,由於家裏很窮,上學很晚。後來,總算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少年薩克斯才得以進入伊麗莎白中學學習。可是,命運好像總是捉弄不幸的孩子。不久,薩克斯因為父母雙亡的家庭變故,剛剛年滿17歲就成了一個貧困的孤兒。隻讀到高中一年級的薩克斯從此失學了。
住在薩克斯家附近的鄰居中,有一位研究生理問題的學者,他名叫普金葉(JEPurkyne)。
薩克斯從小就與普金葉的孩子們有過許多的交往。他們經常在一起玩耍,一起觀察和研究自然,收集生物標本。普金葉的孩子們還帶著薩克斯到家裏去看父親的實驗室,鼓勵薩克斯學習自然科學。這一方麵使得薩克斯接觸到了實驗生理學,另一方麵也讓普金葉了解到了年輕的薩克斯在繪畫上的天賦和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1850年,普金葉在布拉格擔任教授之後不久,就把孤苦無依而又聰明好學的薩克斯帶到布拉格,留在身邊做自己的科學繪畫師和研究工作的助手。薩克斯非常珍惜這個機會,他在與普金葉很好合作的六年當中,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補上了中學的課程,並且進入大學學習。1856年,薩克斯通過了博士學位的考試。這無疑為他後來的科學研究活動鋪平了道路。在此後的三年中,初涉科學殿堂的薩克斯成了全世界研究植物生理學專業的第一位講師。他還先後寫出了18篇主要涉及形態學方麵的論文,發表在普金葉主辦的《生命》雜誌上。
在人類科學的發展曆史中,早在17世紀至18世紀,就有人提出過要研究植物生理學方麵的問題。當時人們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關於植物的營養、性別和向性以及植物是如何生長這些方麵。在研究方法上,科學家們已經可以將物理學和化學的手段運用於植物學方麵的研究,定量的和比較精確的實驗觀察,正在逐漸成為推動這個學科發展的主要動力。但是,由於已有的一些錯誤觀點的幹擾(如:亞裏士多德認為,植物吸收的營養全都來自土壤之中;植物沒有性別差異等),和當時儀器設備的水平十分有限,使得有關的研究難以在物理學、尤其是在化學方麵更加深入。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薩克斯首創了水培植物來研究和測量植物新陳代謝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薩克斯了解到植物離開了土壤也可以在營養液中充分地生長和發育。因為,有實驗證明植物是依靠吸收土壤中溶於水的營養成分來生活的。
這就證實了英格豪斯(Ingenhousz)等人提出的關於“二氧化碳能夠形成植物體中有機物”的認識。薩克斯的這個水培實驗,有力地證明植物中的含碳化合物是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並非來自土壤有機質。同時,薩克斯的這項工作也引起了塔朗特林學院的學者施特克哈爾特的注意。於是,他聘請薩克斯來學院做生理學助教,薩克斯在這裏一幹就是三年。
在塔朗特林學院工作了三年以後,薩克斯借助於自己在植物營養學和其他方麵的研究成果,為自己在波恩附近的波貝斯多夫農學院又找到了一個做教師的職位。從1861年~1865年,他在波貝斯多夫農學院一邊教學,一邊完成了自己在塔朗特林學院時就開始寫作的《植物實驗生理學手冊》。這本書後來於1865年在萊比錫出版,它使薩克斯一舉成為實驗植物生理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