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雲南馬幫在沉寂了166年後,沿著茶馬古道再次來到京城,為人們送來了久別的普洱茶,也讓人們認識了馬幫文化。那麼,茶馬古道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
追溯曆史,雲南與西藏的民族交往源遠流長。生息於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古代藏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茶葉因具有解油膩的特殊功能,而成為藏族人生活的必需品。
有需求就有交易,茶馬互市漸漸地成為藏漢之間的一件大事。茶馬古道也不斷地向藏區延伸,這也就形成了早期的茶馬古道。
300多年前,雲南普洱茶成為朝廷貢茶,從而將茶馬古道延伸到了北上的清朝“貢道”。
從雲南普洱到京城需要走5個多月,馬幫出發時馱著的是生茶,在幾個月裏,茶葉會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氣候條件下“自然發酵”,到達京城後自然成熟,茶葉因味重、甘甜、陳香滑潤而“享譽京城”。
重走茶馬古道
2005年5月1日,雲南馬幫從雲南普洱出發,來自雲南貢山、騰衝和施甸等地11個少數民族的68位趕馬人,趕著120匹身馱3000千克雲南普洱茶的騾馬,曆時5個半月,穿越雲南、四川、陝西、山西、河北5個省份,行走4000多千米,跨越166年的曆史,重走茶馬古道。10月10日,他們終於到達目的地——北京八大處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