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袍漢子頭前帶路,靈狂抱著靈癲的屍首,其他四人跟著退出了大契丹國大營。回到澶州城,眾人互相通報姓名,道出了事情原委。
布袍漢子原來姓趙名破空,中原武林人士,此次孤身潛入大契丹營寨是為了刺殺大契丹國蕭太後,卻不料正好碰到了曲善等五人潛入大契丹營寨被撞破。
靈癡、靈笑、隱繚和伏威四人都血戰而亡,曲善也是岌岌可危,被趙破空拚死救下,二人順著喊殺聲逃到了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緒大帳外,這才發生了後麵的事情。
陽雲漢忍不住問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如此大好機會刺殺大契丹皇帝,為何要貪生怕死,棄而不殺呢?”
趙破空聞言,無奈的笑了笑,對陽雲漢等人說道:“雲漢兄弟有所不知,我此行之前,對大契丹國做過深入探查。這大契丹國目前真正掌權發號施令的是蕭太後,即使我等舍身殺了耶律隆緒,大契丹國無非再立一個皇帝而已。
那蕭太後還育有三子,次子耶律隆慶,三子耶律隆裕,四子耶律藥師奴。此次大契丹國入侵我大宋,除了長子耶律隆緒,次子秦晉國王耶律隆慶也是隨行的。
就算耶律隆緒被刺死,大契丹國即不會亂,也解不了我大宋之威脅。我這次潛入大契丹營寨,就是想刺殺蕭太後,卻沒能成功,既然如此,我等還不如留下性命,報效國家。”
陽雲漢略有所思,趙破空繼續道:“我若是貪生怕死之輩,又怎會孤身深入大契丹營寨行刺殺之舉呢,隻可惜最後功敗垂成。”
陽雲漢這才釋然,眾人也紛紛感謝趙破空的救命之恩。
此行眾人成功擊殺了耶律諧理,替李繼隆複仇,但也折損了靈癡、靈笑、靈癲、隱繚和伏威五位高手,回到軍營中,主帥高瓊知道了事情原委,沒有責怪大家,反而褒獎眾人忠義,並留下趙破空加入“英雄都”。
大契丹國一場大仗折損了統軍大帥蕭撻凜和四萬人馬,一連五日蕭太後都鬱鬱寡歡。即使期間有宋朝刺客來襲,擊殺了耶律諧理也沒讓大契丹國掀起大的波瀾,即沒有組織再次攻打澶州城,也沒有再次派人來下戰書。
整個大契丹軍大營一連五日都靜悄悄的,沒有任何動靜。第六日蕭太後終於派大契丹國使者來到澶州城,竟然是來商談和議的,要求兩國在澶州城外的瑕丘進行和談。
皇帝趙恒一聽大喜,趕忙答應下來,並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寇準為主使前往進行和談。
寇準是大宋陣營中最堅定的主戰派,心中對和談萬分反感,可一想這次是自己前往瑕丘主持大宋和大契丹和談,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欣然接受了皇帝的旨意。
高瓊知道寇準此時是宋朝的中流砥柱,生怕寇準和談中出啥意外,忙從此刻在大宋軍中威名赫赫的“英雄都”中,選了楊千山、淩孤帆、陽雲漢、趙破空、上清派素靈真人五人隨身護衛寇準,又從上禁軍捧日、天武、龍衛和神衛四軍中各選了十名共四十名上禁兵隨行護衛。
寇準一行人出得城來,行走半日,遠遠見到有一山丘突兀而起,正是瑕丘到了。此丘周圍綠水環繞,荷蓮遍布,鴨戲其間。一行人上得丘來,路過一座石橋,再往前走就看到一座新搭建的大契丹國營帳,幾十名大契丹軍環衛兩旁。
寇準隻帶著楊千山、淩孤帆、陽雲漢、趙破空、素靈真人五人步入帳中,見一人端坐在正中案台後,正是大契丹國派來的使者大丞相韓德讓。旁邊案頭後還座著一人,是宋朝叛將王繼忠。
韓德讓、王繼忠見寇準入得帳來,起身抱拳施禮,請寇準入座。寇準向韓德讓回禮,看都不看王繼忠一眼,坦然入座。
韓德讓見寇準落座,直入主題:“寇大人,晉曾割關南地給我們大契丹,後此地被周世宗奪取,這次我們兩國和議,應當歸還此地給我大契丹,否則和議免談。”
寇準嗬嗬一笑,對韓德讓道:“韓大人此言差矣,晉周之事,本朝不知。我隻知道此次大契丹軍入寇我大宋,澶州城下被我軍大敗,如若不和議,我們可以再戰,如若和議,大契丹國要割還燕雲十六州給我大宋。”
陽雲漢等諸人聽到寇準針鋒相對的回話,都是心下欽佩。
韓德讓眉頭一皺,繼續說道:“寇大人為何不知晉周之事,那燕雲十六州乃是後晉天福三年石敬瑭割讓給我大契丹的土地,我朝太宗時期即入我大契丹國土,迄今已經六十七年,何來割還給宋朝一說。倒是現在我大契丹兵臨城下,除了歸還關南地,這次和議宋朝還應當每年給我大契丹歲幣三百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