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阿莫聽了寧瑪拉姆的話,微微一愣道:“寧瑪,這火焰神山離此地倒是不遠,但那裏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裏不敢來,你們去那裏幹什麼呢?”
淩孤帆聽到這話回道:“阿莫智者,我們要到火焰神山裏去尋找一物。”
智者阿莫聽到這話緩緩搖頭道:“這火焰神山便是鐵人到了那裏也會化成了汁,除非你們能化身那天上的飛鳥才有一絲可能到火焰神山裏去尋找東西啊。”
聽到這話,陽雲漢、淩孤帆和上官碧霄臉上都是微微變色,心知這火焰神山極不一般,馬遙先生則在一旁怔怔發呆,不知道在斟酌什麼。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個摩尼教徒返身回來向智者阿莫稟報寺院外有一群佛教僧人求見。不一會兒,兩名僧人帶著八個徒兒魚貫而入。
這兩名僧人都是漢人,看到智者阿莫後,其中一名僧人大大咧咧說道:“你就是那摩尼教徒阿莫麼?我是尊勝陀羅,這位是我師弟持世陀羅,我們二人專程前來找你辯論一番,看該是由你摩尼教為我回鶻正統,還是當我佛教為回鶻正統。”
聽到這話,智者阿莫微微一笑道:“原來你們就是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你們在回鶻聲名遠播,修煉的《天地八陽神咒經》更是廣為流傳,我也曾有幸通讀一二。隻是我觀經書之中,以天地為主體,以善惡為創造天地之法,以陰陽為善惡,以善代表光明,以惡代表黑暗,此所謂‘天、善、光明’和‘地、惡、黑暗’,敢問這和我們摩尼教的明暗二宗有何分別?”
智者阿莫不等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發問,先聲奪人,開口詢問。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二人沒想到智者阿莫竟會精研自家修煉的《天地八陽神咒經》,聽到智者阿莫的質問,兩人麵麵相覷,無言以對。
智者阿莫又是微微一笑道:“佛夷瑟德烏盧詵者,本國梵音也,譯雲光明使者,又號具智法王,亦謂摩尼光佛,即我光明大慧無上醫王應化法身之異號也。當欲出世,二耀降靈,分光三體;大慈湣故,應敵魔軍。親受明尊清淨教命,然後化誕,故雲光明使者;精真洞慧,堅疑克辯,故曰具智法王;虛應靈聖,覺觀究竟,故號摩尼光佛。光明所以徹內外,大慧所以極人天,無上所以位高尊,醫王所以布法藥。則老君讬孕,太陽流其晶;釋迦受胎,日輪葉其象。資靈本本,三聖亦何殊?成性存存,一貫皆悟道。”
聽到智者阿莫稱摩尼、釋迦牟尼、老子三聖同源之時,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二人更是辯無可辯。持世陀羅惱怒成羞道:“師兄,多說無益,我們還是拳腳上麵見真章,將這摩尼教徒阿莫趕出回鶻。”
聽到這話,智者阿莫不嗔不怒,再次微微一笑道:“比試一番也無不可,不過拳腳打鬥太過兒戲,我們就比比內力如何?我以一敵二,領教兩位神通。”
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聽到這話,怒極反笑,原來這二人精修“天地八陽神功”,自負神功蓋世,沒想到智者阿莫竟敢提出以一敵二,二人自是怒上心頭。
陽雲漢五人在一旁卻為智者阿莫暗暗擔心。陽雲漢心想這智者阿莫年老體邁,怕不是對麵二僧的對手,可他此刻也不便貿然插手,隻能冷眼旁觀,暗自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出手救下智者阿莫。
這時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二人一左一右,運足內力,上前兩步,各出右掌,緩緩攻向智者阿莫。也不見智者阿莫如何運功,隻是輕描淡寫般伸出雙掌,和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二人手掌相抵。
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立刻運功催動內力洶湧澎湃攻向智者阿莫。智者阿莫卻不動如山,猶如屹立在驚濤駭浪中的礁石一般,任你惡浪滔天,我自巋然不動。
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二人心中吃驚,沒想到智者阿莫內力深厚如斯,趕忙加緊內力周流運轉攻向智者阿莫,可智者阿莫仍是穩如泰山。
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二人越鬥越是心驚,漸漸二人內力都快運到極致,雙目赤紅,額頭大汗淋漓,頭頂霧氣繚繞。智者阿莫卻是神色自若,麵色依舊紅潤,額頭更是連一滴汗珠都沒有,三人內力高下立判。
鬥到最後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二人內力告罄,不知不覺中委頓在地,智者阿莫卻沒有乘勝追擊,任由二人帶來的八個徒兒上前將已經講不出話的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扶了起來,灰溜溜地逃出摩尼寺院。
且不說尊勝陀羅和持世陀羅二人在此番拚鬥中內力大損,隻說陽雲漢五人看著眼前的智者阿莫,眼中充滿敬畏之色,淩孤帆感歎道:“我如今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沒想到阿莫智者的內力神功如此震古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