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壚作高山,元氣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靈跡露指爪,殺氣見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
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鑰。
能令下國人,一見換神骨。
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嶽。
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
華山五峰拔地而起,如劍削刀砍一般,挺拔峭立,山勢巍峨。奇景在前,陽雲漢和淩孤帆二人卻無暇旁觀,一路朝華山東峰而去。
原來華山由五峰組成,華山派在五峰之上各有一位峰主,每位峰主獨自率領門下眾多弟子修習本峰的武功絕學。
東峰修煉“朝陽掌法”,西峰修煉“蓮花劍法”,北峰修煉“五雲劍法”,中峰修煉“玉女劍法”,南峰修煉“落雁掌法”,五峰共同修習的卻是華山派內功心法“太華內功”。
而華山派曆代掌門之位卻一直由五峰之中的東峰峰主擔任,也隻有這東峰掌門之位才有資格修煉華山派鎮派絕學“蟄龍劍訣”。
此時華山派的掌門正是東峰峰主“朝陽掌”陳正遜。而華山派其他四峰峰主除了武學一途外,其他諸事均需遵從東峰峰主號令。
此時的華山派,其他四峰峰主分別是西峰峰主“蓮花劍”西門宇,北峰峰主“五雲劍”北堂軒,中峰峰主“玉女劍”東方芸瑤,和南峰峰主“落雁掌”南宮昂。
陽雲漢抱著上官碧霄,和淩孤帆一起趕到華山東峰。在山腳下,早有華山派弟子接到三人,一麵有弟子上山通稟,一麵有弟子領著三人一路上山。
到了峰頂朝陽台旁的宮殿,華山弟子並未領著三人進議事大殿,而是領著三人直奔門派中人居住之地。
幾人來到一所屋舍門口,見門上貼著一幅對聯“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原來幾人到了華山派掌門屋舍的門口。
有三人從屋內迎了出來,當先一人六十歲年紀,精神矍鑠,微胖圓臉,顴骨下塌,印堂略窄,雙目之中精光四射,咄咄逼人,看上去極不尋常。
緊隨在他身後的是一位年輕人,年約二十五歲,玉樹臨風,器宇不凡,看上去極為風流倜儻。
最後一人三十來歲,穿著一身打滿補丁的道袍,身形消瘦,皮膚黝黑,腰上跨著一個碩大的酒葫蘆。
淩孤帆和懷抱上官碧霄的陽雲漢二人看到最後這人,眼中不約而同放出光來,原來這人正是十餘年前救治過大哥楊千山的神醫徐問真。
淩孤帆和陽雲漢看到此人,猶如溺水之人看到葦草一般,陽雲漢顫聲說道:“徐神醫,請你快救救上官姑娘吧。”
徐問真此時也看清淩孤帆和陽雲漢二人,聽陽雲漢開口央求,走上前來,伸手搭住上官碧霄脈搏。陽雲漢神情緊張看著徐問真,見神醫號脈之後眉頭微蹙,陽雲漢的心懸了起來。
隻聽徐問真緩緩開口說道:“這位姑娘五髒六腑受內傷極重,看上去已無生機。”
聽到這話,陽雲漢的懸起的心霎那間落到了穀底,徐問真卻接著說道:“若非遇上我,這位姑娘恐怕性命不保。你快將她扶到屋內,我來施救。”
陽雲漢聞言大喜過望,一顆心又從穀底拉回到原位,趕忙將上官碧霄抱到屋內。
徐問真跟到屋內給上官碧霄施救,陽雲漢則退到屋外,被二哥淩孤帆拉著,和前麵二人相認。原來那六十歲老者正是現任華山派掌門陳正遜,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卻是他的愛子陳景元。
四人在屋外守候了足有四個時辰,徐問真方才走了出來,陽雲漢趕忙迎上前去。徐問真衝他點了點頭道:“幸而你們來的及時,讓我救回這姑娘一條小命,不過她傷勢極重,未來百日還需由我每日為她療傷。”
這神醫徐問真雲遊四海,居無定所,此番恰好路過華山,為陳正遜所挽留,在華山東峰之上談醫論道,品嚐美酒,沒想到機緣巧合之下救了垂危的上官碧霄一命。這也是上官碧霄命裏造化,注定不該香消玉殞。
陽雲漢聽到神醫徐問真一番話,緊繃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身體一個搖晃,嘴角又是一股鮮血溢出,一跤跌坐地上。
原來陽雲漢被龍眠道長擊傷之後,一直不顧自己傷勢,全力救治上官碧霄,這讓他的內傷加重許多。可陽雲漢一直強忍著,此刻終於是內傷發作。
徐問真見狀,連連搖頭,上前給陽雲漢號脈救治。幸而陽雲漢內力高深,所受內傷不足以致命,經徐問真一連七日相救,加上自己運功調息不輟,終於是恢複如初。
傷勢痊愈的陽雲漢緩步來到上官碧霄所居客房,推門而入。上官碧霄此時還臥倒在床上,臉色煞白,全無血色,原本微圓的臉蛋變得有點消瘦,雙眸之中恢複了一絲神彩。陽雲漢看在眼中,心中一痛,上官碧霄這是代自己受的重傷。
看到陽雲漢進來,上官碧霄俏臉微紅,低垂下頭。陽雲漢走到床邊站定,輕聲說道:“上官姑娘,多謝你救命之恩。隻是日後上官姑娘千萬要多自珍重,切記不可再為我而輕易涉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