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七劍感受到陽雲漢掌勢變幻,威壓驟增,隻得全力催動“天”式陣法,七人移動愈來愈快,堪堪抵擋住陽雲漢“天圓地方”招式勁氣。
陽雲漢見狀,雙掌再變,這次是由圓入方,圓則杌棿,方為吝嗇,內圓外方,一氣嗬成攻向昆侖七劍。
此時昆侖七劍已成欲罷不能之勢,唯有全力奔跑,將昆侖七劍“天”式陣法威力始終發揮到極致,才能堪堪抵擋住陽雲漢的“天圓地方”招式勁氣。
陽雲漢雙掌不停由方入圓,再由圓入方,“天圓地方”招式在雙掌之間交替層疊而出。
如此一來,可苦了昆侖七劍,七人全力運功奔跑之下,個個頭頂之上浮現騰騰水氣,顯是運功到了極致。
昆侖七劍中盤日、盤光、盤璀、盤璨四人年長,武功略勝一籌,盤月、盤影、盤疏三人年幼,內力稍遜,少頃之後三人頭頂之上的水氣由密轉疏,三人內力先一步到了枯竭境地。
陽雲漢卻依舊是不緊不慢,雙掌變換,若是一直如此消耗下去,恐怕不用陽雲漢再強行出手,昆侖七劍也將落敗。
圍觀群雄眼看此幕,不禁個個心中駭然,沒想到陽雲漢破解昆侖七劍陣竟會如此閑庭信步。
一旁觀戰的古月上人輕輕搖頭,正待開口認輸,隻聽陽雲漢陡然開口喝道:“久耗無益,我們來比比孰強孰弱。”
話音未落,陽雲漢左手劃圓,右手劃方,雙掌交錯,天圓地方,緊接著,左手由圓入方,右手由方入圓,雙掌再次交錯,地方天圓。陽雲漢有心要考較自己“龍甲神訣”威力,在一瞬間將“天圓地方”勁氣催到極限。
昆侖七劍“天”式陣法在陽雲漢倍增的浩然勁氣衝擊之下,頓時崩潰。七人再也無法首尾相接,如天女散花般被陽雲漢掌上勁氣衝的七零八落。
好在陽雲漢“天圓地方”招式已然修煉到收放自如境界,擊垮昆侖七劍“天”式陣法之時,已經提前收勢,七人才沒有身負重傷。不過昆侖七劍個個麵色慘白,手握長劍,心有餘悸,再沒有一人能說出話來。
昆侖派掌門古月上人在一旁開口說道:“陽少俠神功無敵,我昆侖派認輸了。”昆侖七劍聽到掌門之言,個個麵上無光,低頭悻悻然退下。
陽雲漢這番和萬祖昆侖七劍陣較量,勝的極快。其實這並非古月上人所創“三才陣”威力不足,實在是因為七人所使的這門陣法功夫恰好和陽雲漢修煉的“龍甲神訣”之“地載天覆”源出一理,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
陽雲漢能以一人之力使出“地載天覆”,自然比七人合力來得高明許多,所以昆侖七劍才會敗的如此之快。
昆侖七劍方才退下,人群中又湧出十八人,將陽雲漢團團圍住。
這些人高高矮矮,胖瘦不一,正是少林派舉缽羅漢靈蘊、喜慶羅漢靈空、看門羅漢靈湛、靜坐羅漢靈淨、挖耳羅漢靈知、騎象羅漢靈寂、乘鹿羅漢靈貪、開心羅漢靈福、探手羅漢靈滅、托塔羅漢靈善、芭蕉羅漢靈色、過江 羅漢靈觀、笑獅羅漢靈莊、沈思羅漢靈妙和四位少林派二代弟子。
舉缽羅漢靈蘊挑頭衝陽雲漢高聲說道:“少林十八羅漢陣向陽施主討教。”
武林各門各派陣法之中,少林派的十八羅漢陣最是赫赫有名,更何況此番結陣的還有少林派十四位羅漢真人,整個大陣威力更是倍增。
陽雲漢毫無懼意,掃視一圈少林眾僧,心中豪情萬丈,慨然應道:“早已仰慕少林派陣法大名,諸位高僧既想賜教,我陽雲漢正是受教了。”
說罷,陽雲漢運功調息休憩片刻後高聲道:“現在就來領教十八羅漢陣奧妙。”話音未落,陽雲漢身形驟動,直撲對麵的舉缽羅漢靈蘊。
少林眾僧沒想到陽雲漢說動就動,首當其中的舉缽羅漢靈蘊眼看陽雲漢轉瞬到了身前,雙掌作勢揮動,心中一驚,下意識向後便退。
舉缽羅漢靈蘊這一動,其餘十八武僧為了保持十八羅漢陣型,隻得跟著移動腳步。
如此一來,成了陽雲漢逼迫到舉缽羅漢靈蘊身前,舉缽羅漢靈蘊不得不步步後退,帶著十八羅漢陣跟著陽雲漢步伐四處移動。
在圍觀群雄看來,好似十八武僧跟著陽雲漢亦步亦趨,圍觀群雄無不暗自咂舌。
陽雲漢越奔越快,少林派十八武僧為了保住陣型,隻得跟著狂奔起來。可十八人內力遠不如陽雲漢渾厚,一陣奔跑之下,首當其衝四位二代弟子開始氣喘籲籲內息不穩。十八羅漢陣陣型漸漸鬆散。
又奔行了良久,一直壓迫著舉缽羅漢靈蘊的陽雲漢突然晃動身形,一閃身來到四位二代弟子其中一位的身前,那弟子正在全力奔跑,哪料到陽雲漢驟然到了自己麵前,心中吃驚,腳步微頓。
陽雲漢右掌微動,作勢在那弟子胸前輕輕一按,卻沒有出招,否則那少林弟子隻怕不死也得重傷。
就在這刹那之間,陽雲漢已經飄然從那弟子身側晃過,輕輕鬆鬆出了少林十八羅漢陣的包圍圈。
從先發製人,到脫身破陣而出,陽雲漢不曾真正發過一掌,如此神功蓋世,真是氣奪當場。
一眾武林豪傑個個對陽雲漢登峰造極的武功心折首肯,一時間巨大的山洞內鴉雀無聲,再無一人上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