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雲漢“虎翼式”和“龍飛式”掌刀層疊而出,快若奔雷,迅疾無比。
那蕭屈烈“碧血刀法”看上去並無太大變化,依舊是簡單直接,全無虛招,可偏偏陽雲漢攻勢悉數被蕭屈烈化解掉,並隱隱有反擊之勢。
陽雲漢鬥了幾個回合,發覺情形不對,立刻邊鬥邊悉心觀察,終於發現蕭屈烈身法奇異之處。
原來蕭屈烈中年之時,自感“碧血刀法”威力不足,於是拜訪名師,苦心鑽研,終於創出“呂”字形步伐,配上“碧血刀法”,頓時猶如兩個蕭屈烈在使“碧血刀法”一般,自然是功力倍增。
二人又鬥了幾個回合,蕭屈烈再次穩占上風。眼看蕭屈烈腳踏四方,身形晃動,手中好似有兩柄寶刀般同時力劈陽雲漢。
陽雲漢見狀,連忙發動“龍甲神訣”之“雲垂式”,身形變幻莫測,波譎雲詭之際,掌刀舒卷寫意,縈流帶空般反攻向其中一柄寶刀。
緊接著,陽雲漢所使“雲垂式”毫無停滯,掌刀猶如雲附於天,無形隨風,虛虛空空,瞬息天地般再攻向另外一柄寶刀化身。幾乎在同一時刻破解掉蕭屈烈的“碧血刀法”之“呂”字形攻勢。
這一下蕭屈烈大感意外,不過他的攻勢卻沒絲毫減弱,依舊是腳踏“呂”字,手中寶刀一化為二,猛攻陽雲漢。
陽雲漢身形再變猶如風卷殘雲,展開“龍甲神訣”之“風揚式”,掌刀長風破浪,動息有情間飛斬來襲寶刀,好似大風起兮雲飛揚般擊退一柄寶刀。
接著陽雲漢身形忽而變得風輕雲淡,掌刀猶如獵蕙微風,去來無跡之際,反劈來襲寶刀,招似風輕了無痕般再擊退另外一柄寶刀化身。
蕭屈烈攻勢接連被破,連忙打起精神,展開“碧血刀法”全力猛攻。
陽雲漢全力施展“雲垂風揚”式,身形變幻,掌刀舞動,或舒卷寫意,或縈流帶空,變幻莫測,精妙絕倫,或來時無跡,或去時無蹤,變化多端,妙到極處。
蕭屈烈“碧血刀法”之“呂”字形剛勁凶狠攻勢全無著力之處,陽雲漢卻越鬥越是輕舒寫意。
蕭屈烈麵色漸轉陰沉,眉頭緊鎖,終於下定決心運氣調息,身形再變,腳下步伐愈發變幻莫測。
原來蕭屈烈這幾年在“呂”字形步伐基礎上,又苦心鑽研出一套“品”字形步伐,配上“碧血刀法”之後,好似同時有三個蕭屈烈在使“碧血刀法”一般,功力又是倍增。
原本蕭屈烈想靠著這套“碧血刀法”之“品”字形攻勢和大於越耶律曷質一爭長短,沒想到今日被迫使將出來。
頓時蕭屈烈寶刀之上的剛勁凜冽刀氣籠罩住陽雲漢。陽雲漢“雲垂風揚”招式再過精妙,竟也是無從施展。
眼看蕭屈烈攻勢越來越盛,陽雲漢連忙發動“龍甲神訣”之“地載式”,以掌刀劃極致之方,好似靜靜的大地一般,收斂靜止,想將蕭屈烈寶刀之上的勁氣封擋住。
不過蕭屈烈此時以一劃三,“碧血刀法”威力之強勁,溢出“地載式”覆蓋,依舊逼向陽雲漢。
陽雲漢連忙再使出“龍甲神訣”之“天覆式”,以掌刀劃極致之圓,好似靈動的日月一般,運動變化,以日月之輝抵擋“碧血刀法”勁氣。
蕭屈烈腳踏“品”形,步伐奇幻,手中寶刀幻化為三,或上中下,或前左右,凶悍刀氣好似滾滾長江天際來,無窮無盡團團攜裹住陽雲漢。
此時的陽雲漢以意馭刀,極致之方“地載式”和極致之圓“天覆式”層疊而出,雖是奮力抵擋蕭屈烈“碧血刀法”攻勢,身形卻止不住連連後退。
眼看蕭屈烈武功如此之強,陽雲漢步步後退,項鳴鴬神色緊張,心提到了嗓子眼。蕭曷和蕭不呂二人卻在一旁高聲為師尊喝起彩來。
蕭屈烈又是一刀劈來,陽雲漢突然口中一聲暴喝:“來得好。”
頓住身形,再也不後退半步,雙掌掌勢變幻,掌勢輪轉之下由方入圓,方為吝嗇,圓則杌棿,內方外圓,一氣嗬成嵌套而出,正是使出了“龍甲神訣”之“天圓地方”招式。
此式一出,頓生一股令人無法抗衡的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將蕭屈烈“碧血刀法”勁氣掩蓋下去。
蕭屈烈大驚失色,連忙全力運轉內力,腳下步伐越來越快,將“碧血刀法”之“品”字形攻勢催到極致。
此時陽雲漢雙掌劃圓,掌勢輪轉之下由圓入方,圓則杌棿,方為吝嗇,內圓外方,一氣嗬成嵌套而出,頓時將蕭屈烈“碧血刀法”反撲勁氣再次遮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