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移禍江東(1 / 3)

可惜薑邯讚醒悟的太遲了,茶河上遊滾滾水流傾瀉而下,瞬間將正在渡河的幾千高麗軍兵淹沒。

原來耶律世良在統兵前來的路上,仔細觀察過此地地形,陽雲漢提到伏擊之地時,耶律世良立刻想到此地,早早命人在茶河上遊築壩蓄水,終於將高麗大軍引誘到此地。待大契丹軍隊順利過了河流,高麗大軍渡河之時命令掘堤放水。

此時的高麗大軍被茶河一分為二,追擊過河的約有六萬大軍,還有三萬多大軍留在茶河這邊。

已經渡河的副元帥薑民瞻雖驚不亂,繼續號令手下大軍追擊大契丹軍。此時大契丹軍並未回身反攻,反而繼續逃竄。

隔河觀望的平章事薑邯讚心知其中有詐,有心下令薑民瞻不要追擊,可苦於茶河阻隔,號令不通。

六萬高麗大軍繼續追殺大契丹軍,不知不覺又來到另外一條河流之前。此河名曰陀河,和茶河相去不遠。

大契丹大軍不顧一切涉水而去,副元帥薑民瞻心中有氣,料想大契丹軍不可能一條水淹之計使用兩次,於是勒令大軍不顧一切涉水追擊。

這次六萬大軍行進到一半,突然陀河上遊又傳來震耳欲聾水流聲。薑民瞻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差點從馬背上跌落下來。

原來耶律世良派人在陀河上遊同樣築壩攔水,此刻故技重施,趁高麗大軍渡河之時,再次放水淹敵,一瞬間高麗軍又被吞沒了幾千人馬。渡過河驚魂未定的高麗軍約有兩萬多人馬,未過河由薑民瞻統率的人馬也有兩萬多人。

就在這時,一直逃竄的大契丹軍突然停住了腳步,刺耳的號角聲響起,大契丹軍回身向渡過陀河的兩萬多高麗軍發起了攻擊。

誘敵深入的大契丹軍實則有四萬之眾,其中三萬鐵騎,一萬步軍。此刻發起反擊,以多對少,大契丹步軍先以弓箭齊射,接著由勢不可擋的鐵騎發起衝鋒,頓時對高麗軍形成了屠殺之勢。

逃無可逃的兩萬多高麗軍兵眼前全是大契丹鐵騎身影,前進是必死之局,隻能紛紛往陀河退去。

可除了少數精通水性之人逃得性命外,其餘人等要不是淹沒在陀河之中,要不就是被高麗軍亂箭射死。

隔河觀望的副元帥薑民瞻眼睜睜看著手下將士慘死,卻是有心無力,心中一陣絞痛,跌落馬下,親兵趕忙將他扶起。

戰事結束的很快,不到一個時辰,渡過河的兩萬多高麗軍已被屠殺殆盡,鮮血染紅了陀河之水。

四萬大契丹軍卻沒有絲毫停留,立刻整軍沿著陀河岸邊逆流而上。薑民瞻此刻還沉浸在悲痛之中,遠遠看到對岸大契丹軍的動向,猛然驚醒過來,自己統率兩萬多高麗軍被陷在陀河和茶河之間,看大契丹軍此番動作,明明是想從陀河上遊涉水過來攻打自己。

薑民瞻懊惱不已,自己剛剛沒有乘大契丹軍作戰之機,帶領手下軍隊逆河而上,從茶河上遊涉水逃走,此刻坐失良機,已經讓自己統率的兩萬多高麗軍陷入絕境。

無奈之下,薑民瞻隻得下令手下人馬速速跟在自己身後,加緊朔河而上,期望能趕在大契丹軍渡過陀河之前,搶先淌過茶河逃走。

沿著陀河兩岸,兩支大軍都在拚命疾行,不過大契丹軍三萬鐵騎機動性極強,速度奇快,搶先一步渡過陀河上遊,兜頭向兩萬多高麗軍攻來。

戰事又成一邊倒之勢,三萬大契丹鐵騎對兩萬多高麗軍形成了碾壓之勢。待大契丹一萬步軍趕到之時,兩萬多高麗軍徹底崩潰,四散而逃,卻被陀河和茶河所隔,逃無可逃,紛紛倒在了大契丹軍兵刀槍之下。

薑民瞻眼看著身邊軍兵一個一個倒下,不禁仰天長歎,拔出腰刀,橫刀自刎而死。又不過一個時辰,兩萬多高麗軍再次全軍覆沒。

就在四萬大契丹軍攻殺六萬高麗大軍之時,耶律世良統領著五千騎兵和一萬步兵從右翼包抄向滯留在茶河這邊的三萬多高麗軍。

按照原來安排的計策,蕭屈烈應該率領另外五千騎兵和一萬步兵從左翼包抄,兩軍合三萬軍力包圍惶恐不安的高麗軍。不過耶律世良下令手下五千步兵發起攻擊之時,不知為何蕭屈烈統率的軍隊並未出現。

平章事薑邯讚正在為渡河而去的六萬大軍擔憂,突然遭到攻擊,立刻下令整軍還擊。此刻高麗軍以三萬多人對上大契丹五千步軍,高麗軍又是剛剛受襲,人人心中憤慨,不用薑邯讚催促,竟是爭先恐後,人人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