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楊辰唯一感到意外的是這裏竟然是貝多芬的故鄉,沒錯,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音樂家貝多芬。
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生於波恩,在波恩的市區能看到貝多芬的雕像,作為波恩的驕傲,貝多芬雕像也成了波恩的象征。
很難想象,古板的德國人,竟然會出現貝多芬那樣有才華的音樂家。
這並非是貶低,按照大家的慣性思維,德國人就應該專注技術,專注科研,那些冷靜的活,才是德國人釋放的地方。
而音樂這種東西,應該屬於法國人和意大利人,大家各展所長嘛,貝多芬那種屬於搶別人飯碗,用咱們的話說,就是不幹正事。
音樂也是文化傳承的一種,這說明波恩這座小城還是有文化底蘊的,至於曆史就更不用說了,古羅馬軍團的要塞,簡直就是為西德量身打造的。
到了傍晚,楊辰和艾麗莎並沒有回去吃晚飯,而是隨便找了一家餐館,準備在外麵湊合一頓。
晚上才是一座城市真正魅力所在,波恩作為西德的首都,安全方麵自然不需要多說。
所以,艾麗莎想著吃完飯後,繼續帶著楊辰在波恩的夜市逛逛。
晚上的波恩街頭,最靚的風景線,無疑是一個個帥哥美女,這些帥哥美女有一個相同的身份,那就是波恩大學的學生。
波恩整座城市有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是波恩大學的學生,這個比例是非常恐怖的,因此一到了晚上放學時間,這些學生就會成為這座城市最大的流動群體。
讓楊辰沒有想到的是,艾麗莎所謂的夜市,竟然是折舊市場,因為波恩大學的存在,所以這裏的消費大多傾向於學生需要的東西。
而折舊市場賣的東西,最多的是書籍。
這對於一向不怎麼愛學習的楊大老板來說,無疑是痛苦的,不過艾麗莎卻樂在其中。
雖然楊辰聽的懂德語,也會說德語,但是麵對書籍上密密麻麻的德文,他就忍不住一陣頭大、燒腦。
好在,來來往往,有不少美女可以瞧。
隻不過,每次欣賞的時間都不會太長,主要是楊大老板身邊的保鏢太引人注意,任誰被他瞧兩眼,再瞅到他身邊一群保鏢都會不自在。
“你在看什麼?”
“看美女啊”耳邊傳來一聲質問,楊辰下意識回道,可話一說出口,就感覺背後一陣冷寒。
“咳咳,艾麗莎,咱們可以回去了吧?”
“回去做什麼,你繼續多看兩眼美女多好。”
“不看了,不看了,她們那裏有你好看。”
“有句話叫做,家花不如野花香。”
“臥槽,這話你從哪裏學來的?”
不得不說,這句話,確實是一句大實話。
就好比天天鮑魚海參,總有吃膩的時候,偶爾換點可口小菜,也覺得挺新鮮。
人就是這樣,一個字,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