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患病時,采用手術切除患處的治療法在很早以前就開始采用了。進行這樣的手術,患者要忍受極度的疼痛。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75回中,有一段膾炙人口的“關雲長刮骨療毒”故事。為了刮去箭毒,華佗說:在僻靜處立一木柱,柱上釘鎖環,把你手臂穿在環中,用繩子捆牢,再用被子把你的頭蒙起來。所以要這樣做,是擔心你怕疼。為了減輕和消除病人的劇烈疼痛,使手術能夠順利進行,並且取得比較好的效果,許多醫學家都在努力探索能使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無疼痛感覺的方法。西方醫學界在19世紀才找到可用於手術麻醉的藥物,並以此代替中世紀進行手術時放血、棒擊病人頭部,使病人休克或昏迷的原始“麻醉”方法。中國古代醫學家發現麻醉藥比西方早2000多年。
據有關史料記載,公元前5世紀,戰國時期著名醫家扁鵲曾用使人“迷死三日”的麻醉藥酒,為病人施行“剖胸探心,易而置之”的手術。扁鵲姓秦,名越人,戰國時期齊國盧邑(今山東長清縣)人,也有記載為勃海郡莫阝人(今河北任東莫阝州鎮)人。扁鵲長期在民間行醫,足跡踏遍齊、趙、衛、鄭、秦諸國,創造出許多醫學史上的奇跡,被尊為中醫學之祖。關於他使用麻醉藥酒做手術的故事載於《列子·湯問篇》。
據說魯公扈與趙齊嬰二人,同時請扁鵲治病。病好後,扁鵲對他們說:“你們倆的外感病已經用藥物治好了。但是,你們身上還有一種病,是不能用藥物治好的。”公扈、齊嬰驚疑地問扁鵲是怎麼回事,扁鵲回答說:“公扈善於思考問題,但是膽子小,優柔寡斷,這叫‘誌強而氣弱’;齊嬰不善於謀慮,但膽大敢幹,這叫‘誌弱而氣強’。假若把你們兩人的心互相換一換,那就兩全其美了。”二人聽後,思索片刻,表示同意。於是,扁鵲讓他們同時喝一種“毒酒”(實為麻醉藥),兩人都“醉”死三天,扁鵲便剖開他倆的胸膛,將心髒取出,互相交換,然後縫好傷口,敷上“神藥”。調養了幾天,公扈和齊嬰都恢複了健康。兩人告別了扁鵲回家,公扈回到了齊嬰的家裏,而齊嬰卻跑到了公扈家。兩家的妻子見了都不認識,感到非常驚訝,於是去打官司,最後請出扁鵲作證人,才解決了問題,這個故事很虛妄,隻是古人的一種幻想。然而,聯想到今天人工心髒、人工腎等器官的移植,說明古代文獻中所記載的這些幻想,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公元2世紀,著名外科專家華佗采用“酒服麻沸散”麻醉,成功地施行腹腔腫物摘除等“刳腹破背,抽割積聚”手術,則是有確鑿證據的史實。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縣)人,大約生活在漢衝帝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他一生致於醫療實踐,對內、外、婦、兒等科都有很高造詣,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體育保健等方麵都有卓越成就。尤其突出的是,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應用全身麻醉進行腹腔手術的人,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中國乃至世界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消除疼痛是進行外科手術的重要條件。大約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對許多藥物的性能和功用都有論述。其中記有一種叫草荔的植物,具有鎮痛作用。成書於漢朝的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有“莨子……多食令人狂走”的記載。莨子就是莨菪子。據現代科學分析,它的主要成分是莨菪堿,具有鎮痛和麻醉作用。書中還提到羊躑躅,據說是因為羊吃了這種草以後躑躅不前而得名,也叫鬧羊花,這是後世常用的麻醉藥。華佗繼承了前人的這些可貴經驗,並且同自己的臨床實踐相結合,經過反複實驗,不斷改進,終於研製出一種全身麻醉劑——麻沸散,並成功地運用於胸腹部大手術,在外科學和麻醉學方麵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突出成就。
據《後漢書》和《三國誌》等史書記載,華佗對於疾病鬱結於身體內部,吃藥、針灸都治不好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在動手術前,他先讓病人用酒衝服麻沸散,等到病人全身麻醉,失去知覺後,就開始做手術。若是“積聚”(類似腫瘤),就割除掉;若是疾病發生在腸、胃,就把腸、胃切開,除去疾穢,洗滌幹淨,然後仔細縫合,再在切口處敷上藥膏。四五天以後傷口就能愈合,一個月以後就可以平複如故,行動如常。
華佗利用全身麻醉和手術的方法,救治了不少用其它方法不能治愈的垂危病人。
有一天,天剛蒙蒙亮,華佗一家正酣然入睡,突然,砰砰的敲門聲把華佗一家人都震醒了。
徒弟小阿跑到門口看,隻見兩個人抬著一個約莫40來歲的病人,兩手捂著肚子,額上汗珠兒直冒,嘴裏哎喲、哎喲呻吟不停,痛得直在擔架上打滾。小阿見狀趕緊跑進來告訴華佗說;“先生,來了急症病人,得馬上搶救。”華佗匆忙披衣起床,通過望色、切脈、按診腹部,診斷為腸癰病(急性闌尾炎)。他吩咐弟子說:“小阿,快拿針來,先紮兩針試試看。”說著,又取出幾丸藥,讓患者用白開水服送。紮針服藥後,患者稍稍安靜了片刻。過了一會兒,疼痛更劇烈,呻吟也更曆害了。隨來的中年婦女央求說:“華大夫,您行行好吧,我家就靠孩子他爸這個勞動力啊!”華佗安慰說:“甭著慌,有辦法的,萬一不行就開刀。”患者的家屬聽說要開刀,有些恐懼,又求情說:“開刀多可怕呀。華大夫,您還是另外想個辦法吧!”華佗解釋說:“這個病,紮針吃藥都不頂用,如果不開刀,病情勢必惡化,那就十分危險。你不要怕,這樣的手術我們已經做過不少了,效果都很好呢。”病人家屬這才勉強同意開刀,但驚恐疑慮的情緒未完全消除。華佗讓弟子們將“麻沸散”及手術刀具取來,先讓患者用酒吞服“麻沸散”。病人開始還在呼叫呻吟,不久就安靜地躺著不動了,逐漸失去了知覺,就好像醉死了一樣。華佗讓弟子小阿和小普做助手,隨即動手開刀。剖開腹部一看,裏邊全是膿血,腥臭衝鼻,原來闌尾已經潰爛,難怪患者那麼慘叫疼痛。華佗首先將膿血和汙穢清除掉,再把闌尾割去,又用藥水把患部洗滌幹淨,然後縫合起來,敷上一種特效的藥膏(當時稱為“神膏”,可惜已經失傳)。四五天之後,創口逐漸愈合。過了一個月左右,病人恢複了健康。後來,患者和家屬專程前來拜訪。向華大夫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