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優秀的漆器工藝,就是這種豐富的遺產之一,經過不斷發展,成為精美的工藝品。那麼,我們中華民族的油漆工藝經曆了一個怎樣的曆程呢?
早在舜禹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知道從漆樹上割取漆液用來作飲食用具,並且還作祭祀和紀念祖先、記錄戰功的各種“禮器”。《韓非子·十過篇》記載:“堯禪天下,虞舜受之,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之跡,流漆墨其上,輸之於宮,為食器。諸侯以為益侈,國不服者十三。舜禪天下,而傳之於禹,禹作為祭器,黑染其外,朱畫其內”。可見當時的漆器極為珍貴。
殷商時期,漆器工藝,出現了鑲嵌裝飾。在20世紀30年代出土的安陽殷墟墓葬中,就發現了用綠鬆石、玉、野豬牙和蚌殼等裝飾的木器的遺跡。
到了周代,漆液除了作生活日用器具外,還被利用作兵器、車馬器的塗飾,以增進器物的堅牢和美觀。這個時期的車篷都加以修飾。在漆的顏色方麵,是黑多赤少,成為一種“雀飾”
。另外在鑲嵌裝飾方麵,能夠將螺鈿磨成片做成各種幾何紋樣,作為器物的花邊裝飾。同時還發現使用白色塗作修飾。
春秋時期,已經重視漆樹和桐樹的栽培。《詩經·國風》中有“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曰鼓瑟”,“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等句。在工藝方麵,漆器工藝又有新的進展。春秋晚期精美的修漆彩繪的幾、案、俎、鼓瑟、戈柄、鎮墓獸等,都有實物出土。
戰國至秦漢時期的漆器,是我國漆器工藝由成熟階段發展到繁榮昌盛的時期。戰國時期已經設有官營的漆林,由專門官員掌管。《史記·老莊列傳》中說:“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嚐為漆園吏。”在裝飾技法方麵,戰國漆器包括彩繪、鑲嵌、針刻、雕繪、金銀銅钅口、金銀彩繪等。金銀裝飾更為獨特,長沙和成都出土的漆盤、漆盒就在邊緣鑲上薄銀銅片,既美觀又牢固。在器形上,從彩繪漆棺、鎮墓獸、木俑到日用的耳杯、豆、奩、盒、盤、籩、幾、案以及樂器、兵器的附件,無不應有盡有。在圖案紋樣方麵,戰國漆器有龍鳳紋、鳥獸紋、雲雷紋、菱形紋等幾何紋,以及描繪當時社會生活的狩獵、歌舞、晏樂、房屋、樹石之類等作為器物的圖案裝飾。
秦代文化受了戰國時期的影響,所以漆器工藝不論在胎形、品種、紋樣裝飾以及製作技法等,都繼承了戰國遺風,並加以改進和提高。河南泌陽、四川滎經兩處的秦墓,都出土了一些秦代漆器。湖北雲夢出土了近600件秦代漆器。這些器物,品種繁多,造型別致,紋樣生動,做工精細。就器形而言,秦代雲夢漆器有圓盒、長方盒、雙耳長方盒、扁壺、耳杯盒、耳杯、奩、勺等。秦代漆器工藝,在戰國和漢代之間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漢代漆器極為發達,分布廣,品種多,製作精,數量大。漢代漆器工藝高超,堪稱中國漆器工藝史上的黃金時代。《史記·滑稽列傳》中有關於“陰室”的記載。陰室是製漆時的專用房間,因為漆醇在陰濕環境下容易聚合成膜,幹後又不容易裂紋,陰室的設置正是為此提供條件。漢代漆器主要產地以四川的廣漢郡和蜀郡為中心。並且官營工場發達,在製漆工場設置工官管理。在官營漆器作坊中,有素工、修工、上工、黃塗工、畫工、氵月工、清工、造工等工種,可見當時分工的精細。漢代漆器在技法(夾胎技法)以及裝飾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亂,漆器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在工藝上,綠沉漆的出現,豐富了漆器的裝飾效果。三國時曹操就有綠色嚴具(方奩),色彩華麗。由於當時提倡佛教,夾漆器的製作,也被利用來塑造“行像”,車載遊行。魏孝莊時,孟仲暉曾製造過夾佛像。
到了隋唐五代,在戰國、西漢漆器工藝的基礎上發展為“金銀平脫”。就是把金銀薄片雕成花紋膠粘在漆胎上,上漆後經打磨推光,現出閃閃發光的金銀花紋,和漆麵平托於器表,十分考究。唐代又創製“剔紅”技術,把朱漆層層塗在木或金屬胎上,每上一道漆就用刀剔出深淺花紋圖案,顯出有立體感的圖象。同時用蚌殼、玉石裝飾在漆麵上的螺鈿也相當發展。
這些精致的漆製精品成了統治階級上層人物的奢侈品,如楊貴妃抱金鏤紅紋雙鳳琵琶奏於梨園,音韻淒清,飄逸雲外。唐明皇造出金鏤漆船置於華清宮湯池中,賜安國寺鏤金銀塗漆講座、唱經座。唐代宮庭車輅及儀仗,均用彩漆金銀進行裝飾。五代時候的朱遵度為了總結曆代漆工的經驗,寫出《漆經》一書,是最早的漆工專著,可惜沒有流傳下來。
宋代社會經濟繁榮,民間漆器工業普遍。同時官府專設機構製造禦用品。在雕漆工藝方麵,如明代的張應文《清秘藏》所說:“宋人雕紅漆器,宮中所用者多以金銀為胎,妙在刀法圓熟,藏鋒不露,用朱極鮮,漆極厚而無敲裂,所刻山水、樓閣、人物、鳥獸、皆儼若圖畫,為佳絕耳”。這類器物至今仍有傳世。還有一種叫“犀皮”的漆器,也以宋代所製的較好,塗的是朱黑黃三色漆,和犀牛皮很相象。宋代漆器的裝飾技法,在金漆方麵,有描金、創金、創彩、滴粉銷金等多種。螺鈿鑲嵌裝飾,還將在鈿片周圍嵌以金銀絲圈固,色彩也更加富麗。螺鈿鑲嵌還用於大的家俱。如桌椅、屏風等。清明時節,西湖有銷售鑲嵌螺鈿的交椅,一般為黑漆底上嵌白螺鈿花紋,黑白顯明,色澤鮮麗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