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本來就熱衷於注冊公司的郭凡在聽到諾亞和王嘉胤這樣說夠,更是上心,立馬回應道:
“你們說的對,所以我很著急這件事情。如今注冊公司的事情是工作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自然是有時間處理這個事情的。”
確認了郭凡有時間夠,三個人便開始了談論。
“注冊公司首先需要一個法人代表,法人代表需要有一定的資產,需要有合法的自由人的身份,需要能夠獨立承擔社會責任、法律責任,有法律意識。這一點,咱們不用擔心,郭凡出馬沒有問題。”
諾亞開口說道。
“接下來,就是注冊公司時,公司設備、規模上所需要的硬性要求了。
一般對於中小企業,注冊需要公司有50到300萬的啟動資金,或者有價值這麼多的固定設備,然後人員需要滿足一定的數量要求,也要有自己的公司選址。
再就是,像文學類的工作室轉換成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文化宗旨等等,這樣會更容易注冊成功。”
諾亞繼續分析。
一提到注冊資金,王嘉胤便發言:
“注冊資金不成問題,工作室最近幾年的收益應該是足夠了,而且,我正準備特地向家裏要一筆資金準備著,可以作為流動資金,或者注冊使用。如今咱們主要需要解決的,就是公司成員和公司選址了。再有就是,咱們如果注冊公司,是以股份製注冊,還是其他的方式呢?”
王嘉胤將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羅列出來,等郭凡拿主意。
郭凡聽著這些,明白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公司選址和資金問題了,至於人員和公司所有製方式,暫時先不著急,等硬件設施滿足要求以後,再考慮並不遲。
於是,郭凡說到:
“你們這樣說,我就懂了。這樣吧,咱們幾個分工工作吧,我負責去選擇公司未來的地址。嘉胤就負責籌備資金,包括你像家裏借錢還有咱們工作室現在有的資金,能夠挪用的,全都籌備起來,以備注冊公司所需。諾亞就負責為注冊公司準備資料,盡量將工作室先有的所有有益於注冊的資料全部收集起來。”
郭凡這樣明確分紅後,在不影響工作室的日常工作的前提下,三個人便開始行動起來。
諾亞一直待在工作室裏,和大家交流,向大家討要他所需要的資料,然後將所有對工作室注冊公司的資料全部收集起來,對於沒有現成資料可以展示出來的,諾亞就想辦法從某些機構去討要,或者自己製作整理,從網站上、新聞報道上截取。
王嘉胤則是在上班時間充當會計、財務的角色,整天在工作室裏算來算去,他幾乎將工作室裏所有比較有價值的東西全算了進去,來統計他們目前有多少資產。等下班後,他又聯係自己的哥們好友,向他們推廣郭凡的工作室,邀請他們注資。
回到家後,王嘉胤也不歇著,跟他的父母也總是談論工作室的事情,告訴他們文學的發展前途,郭凡的工作室有多麼大的發展空間,以後能帶來多大的效益,準備以此來說服他的父母,讓她們同意借錢給他,或者他們自己投資郭凡的工作室。
而郭凡,則是和之前準備成立工作室一樣,每天在外麵來回奔波,四處尋找適合成立文學公司的地皮,然後和賣家商量、談判。
三個人的工作,諾亞和王嘉胤的工作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唯獨郭凡的工作,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周,來沒有一點點的頭緒。
所以,每天三個人坐在一起彙報各自工作的時候,郭凡都心急如焚。雖然知道公司選址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決定的,但是一點點頭緒都沒有,郭凡還是忍不住發愁。
因為著急,又因為自己是老板,所以郭凡便暗地裏不停地努力工作,沒日沒夜地找地址。他時刻關注著網上發布的地皮競標活動,也不停地四處走動,托關係找人打聽哪裏有合適的地方。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了將近二十天後,郭凡找到了幾塊相對來說,都比較適合建公司的地方,競標活動中也出現了他比較心儀的地方。於是,郭凡準備在競標開始之前,全體工作室的成員開一個會議,在目前已有的資源中選擇一個大家都認為適合作為公司地址的地方,然後決定是否有必要參與競標。若是要競標,又該定怎樣的價格最為合適。
於是,在一個新的星期開始時,郭凡通知大家,在會議室開會。最終,經過大家的談論商量,大家一致決定,參與競標。因為,雖然競標可能會在地址上投入資金多於其他的地塊,但是需要競標的這塊地方卻最適合成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