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青雲宗(2 / 2)

這下子青雲子有了底氣,同時因為玄晶丹也名聲大振,他索性在中立地帶建立了自己的宗門,廣招弟子,雖然宗門規模不大,實力一般,但是有眾多靈晶期修士在青雲宗委托煉製丹藥,一旦得罪青雲宗無異於得罪了這些修仙界的大人物,這讓其他宗門都不敢小覷他們。

王桓退出九仙宗之後,便離開了玄武國,來到了中立地帶,正好遇到青雲宗大肆招收弟子,不限修為資質,於是王桓就在那個時候加入了青雲宗成為了一名外事弟子。

青雲子本身是個煉丹師,整個青雲宗的新入門弟子除了修煉之外,大都會選擇學習煉丹。他們都渴望能在成為青雲子的真傳弟子,獲得玄晶丹的煉製方法。

王桓雖然沒有十分強烈的欲望想要成為青雲子的真傳弟子,但是他確實對煉丹十分感興趣。

他雖然隻有二靈脈的資質,但是身居木屬性靈脈,在煉丹的造詣有著不俗的天賦,很快就獲得了青雲子的賞識,特意為他準備了開脈用的靈丹妙藥,助他進階了靈氣期。

王桓也沒有辜負青雲子的期待,在進入靈氣期之後他的神識大幅增長,煉丹的成功率也有了大幅提升,青雲子教給他的丹方他都能很快掌握,煉製出來的丹藥也換取了不少貢獻點數,這也讓王桓成為了內門弟子中為數不多的佼佼者。

然而讓王桓沒有想到的是,一百多年過去了,有一天淩蕭竟然也加入了青雲宗。

隨著規模的擴大,青雲宗又招收了一批新弟子,這一批弟子修為參差不齊,煉氣期修士中也混入了幾名靈氣期修士。

本來青雲宗是不招靈氣期修士的,但是隨著規模的擴大,靈氣期修士對宗門來說越來越重要,而培養一名煉氣期弟子又太花時間,於是青雲子決定放寬招收弟子的範圍。

不過靈氣期修士大都是帶藝入山,很容易就混入其他宗門的奸細,因此青雲子對靈氣期修士的招納十分謹慎,每一名靈氣期修士他都親自審查一番,隻要稍有可疑之處他都不放過,全部不讓通過。

淩蕭正是這一批修士當中的一名靈氣期修士,當王桓看見淩蕭時又驚又喜,極力向青雲子推薦淩蕭。

青雲子對王桓甚是喜愛,見淩蕭是王桓舊識,再加上王桓一再保證淩蕭的為人,於是便招納淩蕭入山,成為了一名內門弟子。

王桓和淩蕭曾經是九仙宗的外門弟子,兩個人當時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後來王桓因為獲取氣脈丹無望離開了九仙宗,而淩蕭決定留下來參加生死試煉來獲取氣脈丹。

兩人這一別就是一百多年,如今在青雲宗再次聚首,兩個人都十分高興。

淩蕭拿出自己釀製的靈酒與王桓分享,兩個人在洞府之中徹夜長談。王桓將自己的經曆一五一十地告訴給了淩蕭。

淩蕭則是主要講述了自己在玄武國時的經曆,然後聲稱自己在七星島外島隱居至今,過著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王桓此時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懵懂的少年,他從淩蕭的言談舉止中能看出淩蕭有所隱瞞。不過他並不在意,經曆了修仙界這麼多風風風雨,他也能理解淩蕭的這種心理。

在修仙界中即使是至親之人也能背叛,更何況是一名多年不見的朋友,有些提防之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他對淩蕭一直十分感激,如果沒有淩蕭照顧他,他當時根本無法在九仙宗外門立足。他相信不論發生了什麼,淩蕭為人都不會改變。

在王桓的照顧下,淩蕭很快就適應了青雲宗的生活,開始跟著王桓學習煉丹之術,這是每一名內門弟子的必修之課。

淩蕭雖然有歐冶子傳授的煉器之法,但是煉丹與煉器又是截然不同的煉製方式,淩蕭的煉器經驗完全派不上用場。再加上他平時都是使用玄武虛鼎煉製靈器,煉器時經常不注意細節,這也讓他養成了壞習慣。

這些壞習慣在煉丹時充分地提現了出來。煉丹對火候的掌握要求十分高,煉丹師要時刻不停地用神識查看丹爐內的丹藥情況,並適時地扔入藥引,讓各種靈草在不同階段化作靈液融合在一起。

王桓在煉丹上展示出來的天賦讓淩蕭讚歎不已,在王桓的悉心指導下,淩蕭的煉丹技術有了明顯的提升。

青雲宗看起來處於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之中,每個人都過得無憂無慮。

而青雲子也憑借著獨一無二的煉製玄晶丹的能力在修仙界中混得聲名鵲起。

然而他卻不知道,一張魔手正在悄然伸向青雲宗,一場浩劫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