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1)(2 / 2)

那麼,達爾文之前聰明的人們都是如何試圖用理性的方法來解釋這個世界的呢?

先談談“自然神學”派極具代表性的“鍾表匠理論”。

自然神學試圖以理論研究而不是靠盲信來進一步認識世界,但沒能徹底擺脫上帝的影子。自然神學者相信上帝,但又對《聖經》中明顯的自相矛盾傷透了腦筋,這時他們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既然大自然是上帝製造出來的作品,那麼,研究大自然就是接近上帝最有效的手段了,這要比單獨研究《聖經》得出的結果可靠得多。所以他們努力地研究自然,結果培養了一大批有影響的科學家,其中就包括眾人皆知的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Isaac Newton)和偉大的化學家波義耳(Robert Boyle),以及那個備受小朋友們喜愛的《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Casimir Fabre)。這些學者研究的過程值得尊重,也豐富了人類的科學知識,直至改變了人類的文明進程。

19世紀年代,相信自然神學的一位富翁拿出一大筆金錢支持出版大量自然神學作品。這些作品都是由當時著名學者完成,內容廣泛,包括天文、物理、生物等幾乎所有自然科學領域,意圖用列舉科學事實的方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並感謝上帝為了人類的生存而付出的超級智慧。

但他們在自己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研究結論卻是:上帝是存在的,否則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將失去最終的支撐。牛頓在功成名就之後對真正的科研失去了興趣,他喜歡爭名奪利,但這不影響他對上帝充滿了向往之情。他對宇宙運行的終極動力非常著迷,那給他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前提與可能。但這個宇宙在一開始到底是如何動起來的呢?牛頓最終隻有相信,正是上帝的奮力一推,這個宇宙才按照各種力學原理運轉了起來。

自然神學派所提出的“鍾表匠理論”很好地表明了他們的態度。

“鍾表匠理論”的大意是,如果我們在路邊看到一塊鍾表,我們就確切地知道,肯定有一個鍾表匠存在,正是這個鍾表匠製造了這塊結構複雜的鍾表。由此推導,如果我們在路邊看到一塊石頭的話,也應該知道,肯定有一個製造石頭的人存在。推而廣之,我們人類,動物植物,山山水水,以至於整個地球或者宇宙,背後都應該有一個製造者。

毫無疑問,能完成如此巨額工作量的鍾表匠隻能是上帝。鍾表製作得越是精美,越能證明鍾表匠的心智和水平極其高超。大概除了上帝,誰也難以勝任。這就不難理解,部分精心於科學研究的學者們在了解了精確的自然規律以後,也隻好相信鍾表匠的存在了。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省事的解釋麼?

鍾表匠理論有強大的吸引力,對現代科學家也是如此,例如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霍金(Stephen Hawking)這樣的智者,在這個問題上也基本采取了模棱兩可甚至是回避的態度。愛因斯坦為了批評量子力學理論,不得不借用上帝的權威,他說“上帝不擲色子”。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說:上帝所安排的自然,一切都是有條不紊的,不會像量子力學描述的那樣無序而糟糕。霍金一再向世人表明,他對待上帝的態度是模糊的。雖然他也曾多次示意自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也曾非常困惑地問過:“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此之前發生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