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簡單,可是,我明白,這是需要用心的。而且,無論好事壞事,隻要你願意,總是能發現閃光點,並且無限放大。
“聽說你是學法律的,你不去當律師,真是太可惜了。既然你覺得,做醫生不用逢迎別人,可以保持本色,律師也是靠專業吃飯的,你為什麼不去做律師?”
淩楓搖了搖頭說:“這你就不懂了,你看到的律師,基本上都是從電影、電視上看見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外國的或者港台的律師。
“我們國家的律師有些不一樣,他雖然起源於國外,我們國家隻是借鑒外國的律師製度。可是,到了我們本土以後,不得不和我們本國的文化產生融合。
“而我國最早的律師雛形,過去叫訟師,還有一個貶義的說法叫訟棍,傳統意義的訟棍無論在民間還是官方,名聲都不怎麼好。
“他幾乎是挑詞架訟的代名詞,而我們現在的律師,其中有一部分人還帶有訟師的這方麵的影子,本身自律能力較差。
“再加上,我們國家曾經有幾十年取消了律師製度,在有些公檢法人員眼裏,律師是麻煩的製造者,所以,我們國家的律師,目前的生存狀況很艱難。
“前幾年對律師曾經有個說法,你可能沒聽說過,很難聽,叫做:男律師點頭哈腰,女律師打情罵俏。雖然有些偏激,卻也說明一些問題。
“所以,我覺得,我這個人不是很會點頭哈腰,做律師恐怕也很難。”
黃芝蘭靜靜地看著淩楓,一直等他說完,才微微搖頭說:“淩楓,你這個人,對什麼問題都考慮的太多了,所以會活得很累。
“其實,我覺得,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特點,也有每一行的難處。如果隻是看到這些難處,那我們恐怕什麼都做不成了。
“當然,你這麼說,也未必代表了你的真實想法,人就是這樣,有時候連自己都想不清楚,到底要什麼。
“不過,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就說我吧,我的需要很簡單,把病人治好了,看到他們高高興興地離開,我就感覺很滿足。
“同時,我也可以從中得到相應的報酬,讓自己的物質生活過得去。這樣,無論從精神上,還是物質上,我都得到了滿足。
“因此,這個職業就很適合我,如果讓我去當官,就算不出問題,整天擺出一副虛假的麵孔,連自己的真實感受都不能隨便說出來,估計我會很難受。
“可是,有的人不一樣,他們覺得,在官場上,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更多的事情,更大的事情,做成以後,更有成就感。
“或者官做得越來越大,也是社會的一種認可,同樣會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至於物質上,能做官的人,應該很少有物質方麵的困惑。
“所以,其實人這一輩子,說來說去可能就兩個方麵的需求,物質需求和精神滿足。你覺得對嗎?”